开着电动车从滨江西路来到君华.天汇楼下。就是上面旧地图上的鳌洲内街的位置。
小区有着设施不错的配套幼儿园。
从旁边这个楼梯走上去就到了同福中路。
不上楼梯往北走,沿着原来的漱珠涌走向珠江。
这边属于鳌洲社区
路中间原来被封的漱珠涌,揭开了几块水泥板,正在做维修。下面变成了下水道,比龙导尾市场那一段的宽度要宽。
水泥板下面就是原来的漱珠涌,从清朝开始就是原来通往海珠区的水上通道一直去到马涌。在1966年的时候,把它封盖了起来。
走到滨江路边就是海幢码头了。
路边还有一张社区地图,标注了附近主要的配套设施。
从这个路口车折返回去。
刚才看见那个漂亮的房子就是老年大学里面的建筑。
https://www.pans.cn/Info/201403/1966.htm上面的链接里面有,详细的潘氏大宅的介绍。
有人说,海珠区的兴盛发祥于南华西街,因为这条街曾是十三行富商巨贾们的住宅聚集地,至今保存完好的潘氏建筑群便是那段辉煌历史的见证。坐落于南华中路231号、与沙面隔江相望的潘氏大院,是其时十三行首富潘氏家族的府邸,也是这一建筑群的集大成之作。
海珠区第一栋“洋楼
据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程晓励介绍,大院的主楼宽12米,深12米,高10米。主楼基座被处理成半地下室。可做储物之用,也有防潮之能。主楼的红木大门镶彩色玻璃,图案特别精巧。记者走访现场时观察,首层进门为过厅,双侧有红木门通两边大厅,左右对称,各开木制百叶门通向前廊。木制的红色百叶门,大约有两三米高。厅后为过道,左边有楼梯通向二楼,右边则由楼梯通向地下室。
主楼后面后仍然是过厅,两侧对称为房间,木门向过厅开。全屋各厅房靠墙一面均向外开窗采光,有窗楣、窗台、窗花。大厅全部铺设铺柚木地板,饰木墙裙。所有室内构件,虽经近百年,结构依然完整,尤以木地板最为精美,光亮照人。据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建筑专家汤国华教授介绍,“这些木地板全为进口柚木,在当时是很高档的木材,现在保护得也比较完好。”
主楼的上下两层大厅,都有清末民初当时留下来的“豪华”吊灯,汤国华教授说,这些可能都是当时留下来的遗物。整个建筑楼层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据了解,潘氏大院是较早吸收西方建筑艺术,采用西方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建造的欧式洋楼,属优秀近现代建筑中的典型之作。它于2008年12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而潘家后人、华南理工大学退休教授潘刚儿透露,这栋黄色的别墅在潘家人中,一般被称之为“洋楼”。“洋楼”建于1908至1909年之间,是海珠区第一栋“洋楼”。
在汤国华看来,潘氏大院甚至可以“媲美沙面”。其认为,“潘氏大院的历史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但艺术价值非常高,不亚于沙面的文物建筑,科学价值也很高。这座建筑应尽快修复,申报成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有可能的。”
别具风格。
潘佩如当年在粤垣电灯公司做经理。粤垣电灯公司也被广州人称为五仙门电厂,旧址位于潘氏大院对岸,如今的沿江西路。为了上班方便,潘佩如在粤垣电灯公司对面珠江河岸海幢公园附近找了一个地方,建了这座‘洋楼’(潘氏大院)。”
——潘氏后人、华工退休教授 潘刚儿
乾隆四十一年(1776 ),十三行行商潘振承在今南华西购置约20公顷土地,修第宅建祠堂。落籍广东番禺的潘振承,不忘自己的先祖乃福建漳州龙溪乡人,将建筑群所在地域命名为“龙溪乡”。
“很多人分不清潘氏大院与潘氏家庙”
从此潘氏家族世代在此繁衍生息,现在南华西街的潘氏建筑群涵括清初至民国建造的潘氏居所、宗祠及附属花园、河涌、桥、街巷等,比较出名的有潘氏家庙和潘家祠。“如果稍不注意,不少市民容易把岭南建筑风格的潘氏家庙和西洋风格的潘家大院混淆。”潘刚儿教授对记者说明两者的差别。
“潘氏大院的建筑形式和建筑结构来看,建造年代与广州沙面建筑同时期,属于含有西方新古典主义的殖民地建筑风格,也翻译为外廊式建筑风格。”岭南建筑专家汤国华向记者介绍,潘氏大院用材是砖石木钢,还有西方天主教堂使用的彩色镶嵌玻璃和新运动时期的铁花艺术,台阶和外廊栏杆压顶用了花岗石。
另外,“它与岭南古建筑和潘氏家庙区别很大。表现在它是浓厚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而潘氏家庙是传统的岭南本土清代建筑,虽然它们都在局部地方采用对方的建筑元素,如潘氏大院的屋顶铺瓦采用岭南广府形式,而潘氏家庙的大厅采用西式吊天花。”汤国华道出两种建筑的区别和融合之处。
以下的叙述摘自百度百科:
潘氏家族第八代后人目前仍生活在广州——今年69岁的潘刚儿,他本人是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的退休教授。
如今的潘家花园,已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有龙溪首约、龙溪二约、潘家祠道等地名,似乎提醒着,300年前一个十三行家族曾经的辉煌繁华。
据南华西街道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潘家花园的西侧(原厨房、住房、祖先厅、花局、四少妇厅等部分)约800平方米,分别于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由海珠区教育局从潘家后人潘祝原手上征用后拆除,被市33中作为教学楼用地使用至今。
而大院头门、二门及包台、天井、青云巷、祠堂中座、事后天井等占地637平方米的部分,于1956年被区房管局征用,分别租给铸字、模具、五金、印刷等4间工厂使用。其中,海珠区模具厂于1980年在祠堂中座、祠后天井等处增加了二、三楼,致使该处的布局遭到了破坏。经过区街有关部门的多次呼吁,上述4间工厂已于去年全部迁出,目前暂时由永兴物业公司代管。
此外,大院另外700多平方米的房屋已出售给外人,原有建筑布局遭到部分破坏,外墙风化比较严重,屋顶有漏水现象。据了解,与潘家大院相互呼应的潘家祠,位于南华西街福安社区,原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长70多米,在破“四旧”及“文革”期间被毁,门口一对石狮子已被移到海幢寺门口摆放。记者询问过住在附近的街坊,许多老人家都表示这座院落已经长久没有人打理了,破旧不堪,而很多年轻人则根本不知道这里那段曾经显赫辉煌的历史。
老年大学门口对面就是海幢公园的北门。
走到海桐公园的这边马路往西走发有一家儿童摄影中心。
发现路边有条巷子叫同福新街,就拐了进去,里面也有不少古建筑。
两边都是古建筑,有传统的趟龙门。
14号还是以前民国第11区警署的宿舍。下面的文字是引自2013年的一篇报道:
民国建筑,原来是建成于民国九年的第十一区警署警察寄宿舍,大门开在同福新街,有一云石匾额“民国九年建 通宜 梅生书”。宿舍四面围住一个天井,楼梯扶手精致,建筑上的彩色玻璃窗较为特别。现在恐怕很少人知道在海幢公园一墙之隔,还有一栋三层的民国警察宿舍吧。
昨天,记者来到同福大街几经周折找到了这个与海幢公园一墙之隔的民国警察宿舍。邻居们都不知这楼有来头地处同福新街14号的该建筑从外观看,几乎看不出民国风范了,石匾额上的字迹已经模糊,记者费劲才隐约看出“通宜”二字,建筑大门内、窗户边、阴暗的走道上晾晒着一些衣服,楼道和大门内贴满了各种小广告,一点受文物保护的感觉都没有,如今即使住在该宿舍隔壁的住户都表示不知道这是民国时期的警察宿舍。如今为某企业职工宿舍而在同福大街土生土长的街坊李女士说,“早些年还觉得这栋楼很特别,是民国建筑,彩色的花玻璃特别好看,但后来经过刷墙整饰后,反而一点也看不出是民国建筑了”。她介绍,当年的警察宿舍已经沦落为某企业的员工宿舍。
因从外观上已经看不出民国建筑风范,且大门边也没有任何文物的标志,周围越来越多的街坊都不清楚这曾经是民国时期的警察宿舍。再加上这栋楼成为某企业的员工宿舍,也让越来越多人感觉不到和周边居民楼的区别。海珠称该建筑为市级文物民国建筑备受冷落,为何享受不到保护待遇,它被列为文物了吗?
昨天,记者致电海珠区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经查询,同福新街14号的民国建筑确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海珠区对于该建筑的建控地带范围以内的建筑工程进行管理,任何人都不得破坏该文物,建筑以内的工程也均需申请报批,但对于市级文物的使用,该负责人则表示由广州市文广新局进行管理。(原标题:广州还有多少文物盼人来管管)
现在楼的外立面进行了翻新,大门和外墙就没有动。
地面的花砖证明真的是比较老的建筑了。
内装就没怎么搞已经有点破旧了。
楼梯口还有一只猫在守门。我怕这个猫攻击我的小狗就没有上去。
走出警察宿舍旁边也有不少老房子。
传统的趟龙门和屏风,木窗窗花的式样都证明它是老建筑。
门口也种了一些绿色的植物,显得生气勃勃。
同福新街1号这个二楼的阳台还有琉璃的柱子。
图上这个古建筑气势还是挺足的。
旁边的福居里3号隔壁就是海幢幼儿园
3号已经挂上历史建筑的牌匾,室内正在进行装修。
幼儿园就是现代的建筑了。
旁边的福场西一巷也有不少老建筑。
这两个建筑的门就有点破烂了。
沿着巷子一直走,就来到了宝岗大道,对面就是富力的金禧花园。
在折回福居里看了周围的老建筑。
经过一个公安的办事处,就到了海幢寺的外墙边的芝灵巷。
这个芝灵巷2号也是挂了牌匾的历史建筑。
海幢寺的寺庙经过翻新之后还是挺雄伟的,这次因为带了狗不能进去。
过了海幢寺就沿着同福路往西走,路的两边就是广州的名校南武中学。
再往前面走就到了海珠区少年宫,女儿在少年宫里学了好几年小提琴,现在还在小天使乐团。
少年宫中间有一条小巷,叫伍家祠道,把少年宫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这里就是当年十三行的首富伍家宅院的地方。
沿着小巷走进去,从少年宫的侧门看少年宫的礼堂边上还有一颗老的大榕树。
少年宫的后面就是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
往北走就到了兰亭御园的楼盘。
沿着楼盘外围的海榕街走
往北走就来到了龙溪二约。
走上这些梯级就到了南华西路
过了马路对面就是我今天的出发地君华.天汇的楼盘。
又看见了刚才经过的幼儿园。
逛完这个区域算是把龙导尾由北到南的建筑基本都逛了一遍。有些历史建筑年久失修,应该快点翻新保护了。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