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指出方法
【答题指导】
指出方法就是指出句子、段落、全文等材料中运用的方式、方法。这里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问题中一般出现“什么方法”“是怎样表现的”等词语。答题时,有的只需准确说出方法的名称,有的则需要解说方法过程。
一、要了解各种方法的名称和特点。关于“方法”类的常识有不少,例如记叙文中常有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等)、说明的方式(平实说明、生动说明)、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艺术手法(欲扬先抑、悬念、象征、托物寓意、想象、联想、衬托、对比、个性化的描写等)……对这些内容做到了心中有数,答题时才能作出准确判断,否则,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二、要吃透材料,言而有据。如果是针对一句话来问的,常常离不开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果是针对一个段落来问的,涉及面稍大一些。如果是针对全文来问的,常常是艺术手法。一旦判定出是哪种方法,就要尽力从材料中找出理由来证明。例如朱自清的《春》结尾三个大句子,是抒情还是议论?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拟人,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应该是抒情。如果你说它是议论,则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因为三段中没有一句是直接发表作者看法的。
三、一定要按要求答题。问说明方法,就不要答成修辞手法,问表达方式就不要说成是描写方法。有的题目是让你具体说明怎样运用某种方法的,答题时要解说此种方法的运用过程。例如问“本文是怎样一步步突出主题的”,就要先将文章分出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首先……其次……接着……最后……”的思路一步步回答。有的题目不但问用了什么方法,还要求举例说明,答题时别忘了举例。还有的“方法题”与“作用题”结合起来问,答题时就不能只答方法而忽略了作用。例如“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其实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能顾前不顾后。
【试题解析】
科学与诗
陈之藩
科学界的研究科学与诗人踏雪寻梅的觅句差不太多。我举个例,说明科学家如何觅句。
有一通用电器公司的研究部门,是一所大楼,而楼梯每一个拐弯处,都备有一张空桌及一堆纸笔。据说好多新的观念是科学家上下楼时想起来的,可是稍纵即逝。如果在走下楼时有这个观念,到家后可能忘光了;如果走上楼,这个观念,到办公室可能模糊了,所以半路中必得写下来。
劳伦斯发明原子撞击机时,倒确是在早餐以后,到加州大学的路上想出的。所以通用电器公司的办法并非没有理由。
大家全知道我们中国的大科学家杨振宁。杨振宁在麻省百年纪念会上讲的话,大家可能不知道。他说:
“究竟什么叫做理解,什么叫做认识,人类还在犯着糊涂。”
这话是哲学家的话或诗人的话,却不像一个科学家所说的话。至少不像中国所谓科学家所说的话。牛郎织女座只是两块大石头,是有了诗人,才显得晶亮;北斗座是七块大石头,是有了艺术家,才使这七点连起线来!法国不世出的大数学家庞卡立说得好,“房子是用石头做成的,但只是一堆石头不成房子;科学是事实堆起的,但只是一堆事实不是科学。”科学原来像诗句一样,字早已有之,而观念是诗人的匠心所促成的。
这里面,没有利,没有名;没有开万世之太平,没有继往圣之绝学;而只是一种好奇与欣赏,对真的好奇,对美的欣赏。
爱因斯坦讲完了相对论以后,说:“这个内容,凡是大学程度略好的人全能理解,但是,在探讨的过程中,绝望之后的觉悟,茫然之后的苏醒,以及黑暗中的往复摸索与新的洞天的终于出现,不是过来人,是不知个中甘苦的!”
现在的科学家,据爱因斯坦的解释,研究科学的动机是为了逃避这个纷扰的世界。这个世界已成了毕加索的画,天翻地覆,一塌糊涂。科学家与诗人们却走向另一个世界去。那里的山青,那里的水绿,那里的草长,那里的莺飞,流连忘返是理有固然的。
人类是在一个喧天锣鼓中挣扎,即使是诗及科学里也找不到片刻的安静。
1.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作具体说明。
房子是用石头做成的,但只是一堆石头不成房子。
2.你觉得本文在写法上主要特点是哪一点?试举例说明。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