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动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增加医疗服务供给、促进民生改善。会议指出,按照建设健康中国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促进社会办医,可以有效增加群众需要的医疗服务供给、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也能更大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随着医改的逐渐深入,社会办医在医疗服务格局中的独特作用也越来越清晰。一言以蔽之,公立医疗机构一家独大,不仅无法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而且无助于满足人们在健康服务中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因此,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医疗服务,实为深化医改、补上短板、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自2010年《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发布以来,类似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就接连出台。以近年为例,举其要者,即有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16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其中明确要求,“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和地点的限制”。
围绕社会办医,国务院常务会议这次再作部署,新意和亮点何在?媒体披露,会议确定了一些重大事项,其中之一是“政府对社会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布局不作规划限制”。
这一条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不妨对照一下以往政策。在2015年《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有关社会办医规划方面的表述是,“各地要定期公开公布区域内医疗机构数量、布局以及床位、大型设备等资源配置情况,并将社会办医纳入相关规划,按照一定比例为社会办医预留床位和大型设备等资源配置空间,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具体数量和地点限制。”这一条文意味着,在2015年的社会办医促进政策中,社会办医的数量仍然受到区域规划整体上的限制。
就初衷而言,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为了防止大型公立医院大规模扩张,同时保障基层、边远地区医疗服务供给,但实际上,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未有效约束公立医院的快速扩张,而在社会办医方面,却成为一些欲举办医疗机构的社会资本难以跨越的门槛。不断有媒体报道,不少社会资本或个人在申请开办医疗机构或申请个人诊所时,最后都卡在了规划上,都因为不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而无法开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区域卫生规划或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事实上成了阻碍社会办医的一道新的“玻璃门”。明白了这一点,这次会议确定政府对社会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布局不作规划限制,其意义之大,自然不难理解。
从此以后,政府要做的是做好公立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充分履行对公立医疗机构的举办责任,而社会办医疗机构则不作相关要求。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明确了政府责任,也有利于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其作用。
医改中如何解放医生一直是一个难题。人们习惯于认为中国的医疗资源供不应求,但这并非表示中国的医疗机构太少,实则是高水平医师的供应赶不上患者的需求。推动医师自由流动,让优质医疗资源能够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本次会议确定,“允许在职或停薪留职医务人员申办医疗机构”,这对医师和患者自然有益,同时也是社会办医的重大利好。
突破“玻璃门”,医师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社会办医的前景越来越乐观。但鉴于过去医生多点执业叫好不叫座缘于相关利益关系不易平衡的尴尬,人们难免担心:多点执业都不易推进,让在职的医师申办医疗机构,其难度是不是更大?
消除这种疑虑,需要拿出明确的配套措施。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