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今的教育,大中小学都在提倡综合素质,或叫人文素养,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阅读欣赏文学作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文学欣赏能力呢?
答: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努力,诸如生活经验的积累,思想水平的提高,艺术知识的丰富等。如果缩小范围,仅从方法论角度谈,我想,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读公认最好的作品
歌德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天才之一,他既有第一流的创作力又有第一流的鉴赏力。当他和秘书爱克曼在一起的日子里,常常挑选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让爱克曼欣赏,耐心地讲解艺术品的妙处,目的在于培养他的鉴赏力。歌德说:“这样才能培养出我们所说的鉴赏力。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所以我只让你看最好的作品,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它作品的标准”。
歌德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因为第一流的作品里蕴含着艺术的奥秘,理解了它,就取得了衡量艺术的标准和尺度,有了打开艺术奥秘的钥匙,有了相应的视界和眼力。
(2)博览
即尽可能多地接触涉猎各家各派各种体裁各种样式的作品,从博览中培养自己的欣赏力。欣赏能力不是一个通过理论思辨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能力都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离开了实践,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对于欣赏能力的培养来说,实践就是多欣赏文艺作品。博览是提高艺术欣赏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不可能设想,一个从来不接触文艺作品或接触很少的人能有很高的艺术欣赏能力。
(3)比较
毛主席曾经说过,有比较才能有鉴别。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说过,要提高欣赏能力,“比较”的方法也是不可忽视的。他说:“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博览必须与比较相结合,博览是比较的基础和前提,比较是博览的升华和提高。
(4)读点好的评论
有的作品,尤其是优秀作品,欣赏者未必能一下子认识它的价值,看出它的“门道”。这时候不要轻易宣布作品“没意思”,从而弃之不看。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些态度严肃、鉴赏力也高的评论家关于这一作品的评论,看他们是如何分析、评价作品的。由于评论家的职业特点,一般来说眼力是高于普通读者的。评论家职责之一就是分析作品,指导欣赏。事实上,凡是好的文艺评论都是能帮助欣赏者提高艺术欣赏力的。例如,俄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别林斯基对普希金的解释,让我们的美感提高好多倍。
(5)多读书多穷理
宋人严羽论诗有这样一段名言:“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意思是说,诗(可泛化为文学)自有独特的审美特征,不是一般的知识、事理所能解释清楚的,因而必须靠妙悟。但是这并不是说要懂诗就不需要读书穷理,积累知识,而是要达到妙悟之境还必须多读书多穷理。
严羽的认识很全面很辩证。虽然谈的是创作,但其精神完全适用于欣赏。文艺欣赏要靠感受和领悟,但这个感受和领悟的主体不是抽象的空洞的主体,没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是“悟”不出什么东西来的。
文学欣赏能力的提升是个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过程,不要着急,慢慢来。这个过程中不要老想着“怎样提高”之类的事儿,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书读多了,精神空间大了,视野开阔了,欣赏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