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老建筑经历百年风雨走到今天,蕴藏着哪些老故事,带来什么新启示?今天(5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举行第五届院史论坛。作为仁济医院建院180周年文化系列活动之一,本次论坛以“建筑可阅读”为主题,三位受邀嘉宾从沪上唯一一栋仍完全承担医疗类建筑职责的优秀历史建筑——仁济医院西院住院楼“出发”。
从民宅医用起步,仁济医院开创中国医疗空间发展先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遗产》学刊副主编张晓春说,近代上海医院建筑的发展可分为传入阶段(1844—1900)、发展阶段(1900—1923)和兴盛阶段(1923—1937)三个阶段,仁济医院作为上海第一家西医医院,其院舍的变化见证了这一发展历程。
“仁济医院的医疗空间从只有简单的病房逐步增加到门诊、候诊、药房、手术室和各种诊疗室、医技室齐备的程度,型制上同样从简陋的民房发展为带有典型西洋建筑色彩的外廊式建筑,再到如今集中式的现代医院式样。这样的变化直观反映了社会对西医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的变迁。”张晓春说,在西医学刚传入中国时,上海医院建筑主要靠借用中式民房进行适当改造,形成简易的医院建筑。
随着西医学的发展以及大众对医学重要性认知提升,1900年至1910年间,上海集中设立了一批新的医院,特别是在此阶段出现了传染病隔离医院、疗养院和教学医院等多种医院类型,这对医院建筑的专业性、功能性有了更高要求。
善用医院历史建筑,让老建筑在当代绽放新活力
作为仁济医院西院老建筑改建工程的参与者、见证人,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罗蒙颇有感触地分享了改建设计中的匠心与巧思。
“当时西院老楼改造基于三个原因,即新旧医疗流程不一致,材质与要求不一致,功能与布局不一致。”罗蒙表示,为了能更好地利用这些百年历史老建筑,改建工程团队在如何“修旧如旧、老树新果”上下足功夫。
也是在改扩建过程中,罗蒙有机会“到建筑里去看一看”。他们发现,公共走道内不似大多医院应用大理石,老楼应用带有钢丝网的橡胶底面,病房的木门底下两只“脚”配备相应铜片,可以方便病床推进,也由此减少了噪音,让患者获得更好的休息。
“上海医院建筑不仅是一个医疗实践的空间场所和近现代医疗科技的功能性展示,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代表,蕴藏的医学人文历史对上海这座城市有着特别的价值和意义。”罗蒙说,修缮医院老建筑,在展现其百年历史风貌的同时,也能一次次获得启发,有些做法未必能沿用至今,但围绕医疗、围绕患者的理念让医院老建筑的魅力跨越百年依然如新。
视上海为自己户籍的建筑师,为城市留下珍贵礼物
《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乔争月讲述了仁济医院西院老住院楼诞生的故事。
史料表明,雷士德1867年从英国来到上海,创办“德和洋行”,成为上海当时最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雷士德逝世后,这名视上海为自己户籍的建筑师,立下遗嘱,仁济医院由此获赠100万两银元和四处房产,并于1932年建成仁济医院住院楼、投用。
这份特别的礼物,穿越百年,一次次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已建成为中国知名的大型三甲综合医院,造福无数病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仁济医院院长夏强表示,仁济医院院史论坛是全院职工传承和弘扬百年仁济“仁术济世”精神的载体,也是激励当代仁济人承载历史使命的良好动力,希望全体仁济人能通过院史论坛理解、弘扬仁济精神,为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卫生健康根基再立新功。
创办于2017年的仁济医院院史论坛是全国首家以单个医院历史为主举办的院史论坛品牌,至今已举办五届。 仁济医院新版官方网站启用仪式和仁济医院院史馆藏品捐赠仪式同期举行。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