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家居设计的妙处,往往要在入住后长期过日子的时候才能实实在在体会到。

一些看着不怎么起眼的小设计,却能给平常的生活带来特别大的方便和舒服。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这期,我就跟大家盘点一下住了好些年才发现的 7 个越住越喜欢的家居设计,每一个都是经过了我的实践检验的,真的哪个都少不了!

1、鞋柜底部双层设计

每天出门、回家,换鞋是肯定要做的事。一个设计得好的鞋柜,能让换鞋的过程变得又轻松又整齐。鞋柜底部的双层设计,就是这么个贴心的设计。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以前那种传统的鞋柜,鞋子都得全放进柜子里,每次换鞋都得开关柜门,很麻烦。但底部双层设计就把这问题给完美解决了。

下层放经常穿的鞋,想穿就穿,方便多了;上层能放一些不常穿但又得收起来的鞋,让鞋柜的空间能充分用上。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设计双层鞋柜底部的时候,上层高度一般在10到20厘米左右,放平底鞋、拖鞋正合适;下层高度可以在18到25厘米,用来放高跟鞋、靴子。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这样的分层高度,能满足不同鞋子的收纳需要,让鞋柜更实用。

2、阳台工具柜

阳台,不单单是晒衣服的地方,也是能好好利用起来的收纳空间,比如说阳台工具柜。

阳台工具柜能用来放各种清洁工具、园艺工具、小型家电、日常杂物等等。里面的布局可以按照物品的大小和使用的频繁程度来分。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比如,可以弄些挂钩挂扫帚、拖把;安上多层隔板放清洁剂、花盆等等;还能留几个插座,方便给扫地机器人、电动工具充电。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但要注意的是,挑阳台工具柜的材质时,要结合你家阳台的具体情况。

要是阳台是开放式的,容易被阳光晒着、被雨水淋着,那就可以选防水、防晒的材质,像不锈钢、铝合金这类的。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要是阳台是封闭式的,那就可以选木质的工具柜,看着更漂亮更温馨。

3、浴室柜侧面开放格

浴室虽然地方不大,但需要收拾的东西真的不少。浴室柜旁边的开放格子设计,简直就是为浴室收纳量身定做的妙招。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把开放格子设在浴室柜侧面,用来放那些常用的小物件,比如厕纸、洗面奶、肥皂盒、香薰等,要用的时候,随手一拿就能用,省去了开柜子翻找的烦恼。

一般来说,开放格的深度在10到15厘米,高度在20到30厘米就差不多了。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为了防止东西滑落,可以在格子边缘装个小挡条,稳稳当当的。

4、入户区设置感应灯

晚上回到家,一开门就能看到温暖的灯光自动亮起,这种感觉确实让人心里暖暖的,特别有家的温馨。在入户区装上感应灯,就能享受到这样的“小确幸”。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感应灯的安装位置很灵活,可以放在入户门的上方、鞋柜旁边,或者是墙壁上。一打开门,感应灯自动亮起,照亮你的路,再也不用摸黑找开关了。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市面上感应灯的种类也很多,有人体感应灯、光线感应灯等等。

人体感应灯是检测到人活动时自动开灯,而光线感应灯则是根据环境光线强弱自动开关。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喜好来挑选。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安装感应灯的时候,要注意一下灯光的亮度和色调。亮度不要太刺眼了,以免一进门突然亮起被晃到;色温建议暖黄色,也就是3000-4000K,更能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家庭氛围。

5、下沉式淋浴房

下沉式淋浴房是近些年来一种比较前卫和流行的设计,它带来了不少传统淋浴区做不到的好处。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首先,下沉式淋浴房的设计确实更加简约和现代,它为浴室带来了不少时尚感。

由于不需要挡水条,淋浴区与干区的瓷砖可以保持连贯性,也就是“通缝”,整体看起来更加和谐美观。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其次,下沉式淋浴房可以防止水渍蔓延。

由于有一定的高度差,洗澡的时候水流不会流到干区,避免了卫生间里面到处湿漉漉的。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一般来说,下沉的深度在2厘米左右比较合适,既能满足排水管道的布置需求,又不会影响到使用的方便性。

6、多做抽板设计

这几年我逐渐认识到,在家居收纳中,抽板绝对是一种实用又方便的设计。因为抽板相比传统的抽屉,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在厨房的橱柜里,建议多使用抽板,用来放置餐具、锅具、微波炉等厨房用品。

可以根据要放置的物品的尺寸和使用频率来设计抽板的高度和宽度,尽量做到严丝合缝。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在卧室的衣柜里,抽板可以用来做床头柜,而且抽板可以在使用时拉出,不用时推回,可以更好地节约空间。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书房的书桌下,抽板也能发挥大作用,用来存放文具、文件、键盘等办公用品,免得都堆在桌面上显得乱七八糟。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但是,提醒一点,在选择抽板的导轨时,一定要买质量好一些的导轨,不然用久了出现卡顿、脱轨的情况,换起来就麻烦了。

7、窗户内开内倒

内开内倒的窗户设计,把好多功能都给合一块儿了,有通风、防雨、安全这些好多好处。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窗户内开的时候,不光让好擦窗户外面,还能有效地进行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窗户内倒时,能保持通风的同时,还能不让雨水直接飘进屋里头,特别是阴天下雨的时候,这种设计能让新鲜空气进到屋里,还能护着屋里地面不被雨水弄湿。

从安全方面说,这样的设计能有效拦住小孩不小心爬出窗外,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

生活多年才懂,家里越住越爱的7个设计,一个都不能少

这 7 个家居设计都是在生活里经过实践验证的好法子。

它们可能不是那种特豪华的装饰,也不是很贵的设备,可实实在在能把咱们的生活品质给提上去,让家住着越来越温馨,越来越舒服。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0)
华夏门网的头像华夏门网
上一篇 2024年8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8月10日

相关推荐

  • 新家入住后总不得劲,十有八九问题出在家居动线上,很多人忽视了

    了解有关家居动线的这些小知识后,再也不用担心隐私问题啦! 经常听大家吐槽,装修的时候花费了很多真金白银,等到终于把房子弄好了,兴高采烈的入住,结果总觉得哪里不得劲、不舒服,但也说不出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其实就是家居动线的设计出现了问题,动线一不合理,常常就会发生“撞车”现象,自然住的也就不舒服了。 那么今天就和小易君一起来顺便了解一下一个合格的访客动线是什…

    门业资讯 2024年7月22日
    30
  • 家居整理……

    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家始终是我们最温馨的港湾。 1. 家居整理不仅是一门生活的艺术,更是心灵的一场静谧之旅。当晨光透过窗帘照进那每一处物归定处的空间,心中不由升起一股莫名的安宁与满足。 2. 客厅里的沙发抱枕整齐排列,仿佛在诉说着待客的热情与家的温馨;书架上的书籍按序排列,知识的海洋静静等待着每一次心灵的遨游。 3. 厨房作为家的心脏,同样需要细致的呵护。餐…

    门业资讯 2024年8月16日
    60
  • 亲自体验过才知道,家里这8件东西越大越好,比小的好用太多了

    前几天,我哥们儿终于拿到了新房的钥匙,激动得跟什么似的,立马跑来找我,噼里啪啦问个没完: “家电怎么挑?”、“家具怎么选?”、“五金小玩意儿怎么买?”…… 简直停不下来,要是不打断他,他能一直问到天黑。这时候,我们这些“过来人”的经验就派上用场了。 我给他的答案是:挑大的,别挑小的。只要你家空间够,选大件儿才是王道! 这不是我胡乱瞎说的,而是我亲自体验过后的…

    门业资讯 2024年6月13日
    10
  • 德国女主家,优雅法式线条与经典家居作品,不复杂但温暖了岁月

    “生活里重要的是生活,而非生活的结果。” 苏珊·桑塔格 生活不仅仅是生存,更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享受。为了寻找那些让我们心跳加速的时刻,不妨让喜欢的事情贯穿生活,让每个清晨和黄昏,都成为心灵的清闲之地。 ▲女主Viktoria 女主Viktoria生活在德国柏林,是一位家居博主。她亲手装扮的家里,柔和的米色系与优雅的法式线条,搭配上极具设计感的上世纪中期现代主…

    门业资讯 2024年4月25日
    10
  • 老祖宗说:“门不朝三,窗不开四”,啥意思?你家门窗开对了吗?

    文 | 读书君 “门不朝三,窗不开四”,这是老祖宗对房屋建筑设计方面的智慧经验俗语总结。具体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建造房屋时,门的朝向不应该朝着三个方向,而窗户则不应该开设在四个位置(读书君在此前的文章提到过)。下面我们再从不同的角度,一起来看看这句话背后的说法讲究。 首先,我们先来理解“门不朝三”的含义。 大门是家庭的入口,也是外界了解家庭的第一道窗口。…

    门业资讯 2023年9月25日
    27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