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就是除夕夜瞭,今年和前三年不同,疫情開放,好久沒能回傢的朋友也準備回傢過年瞭,趕著和傢人一起吃個團圓飯。大傢現在是在回傢的路上,還是已經到傢瞭,又或者安全起見依舊選擇原地過年?
除夕,在我們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節日。除夕,指農歷年末的最後一天。有辭舊歲,迎新春的美好寓意。據《呂氏春秋·季冬記》中說,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每年將盡的時候要舉行“大儺”的儀式。可見,除夕對我們來說,是去除晦氣,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的日子。
所以這一天,祖祖輩輩留下來的講究不少,對除夕這個節日是十分的重視。
首先是三個“不”。
1.不滅“三火”
古有俗語,“除夕不滅三火,來年禍少福多。”
傳說以前有一種野獸,名叫“年”,總是在除夕出來害人,人們都很害怕。有一次年來害人時,一位老爺爺用爆竹把年嚇得落荒而頂。從此,每到除夕大傢都燃放炮竹來驅趕年。久而久之,每年的除夕,傢傢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
因此除夕的“三火”也就是指:傢中燈火、焰火和香火。
除夕那天傢中燈火不滅。有瞭燈火的照明,對於人們而言,也就有瞭安全感。在除夕夜,傢傢戶戶都亮起瞭紅燈籠,帶著美好的祝願,希望新的一年裡,能夠傢庭幸福,富貴安康。
除夕那天焰火不滅。“炮竹聲聲辭舊歲”,在焰火與聲聲巨響中,迎來新年。這是傳統習俗,也是辭舊迎新的歡樂氣氛。老祖宗放的這焰火,不僅趕跑瞭年獸,還扼殺瞭瘟疫。以後年年放焰火,既是表達對火的敬畏,也是對彌足珍貴的幸福生活,發自內心的一種珍惜。
除夕那天香火不滅。香火,有兩種含義,一種是祭祖時點燃的香蠟紙錢;另外一種是指傢族血脈傳承,延續香火,也就意味著給傢裡添加人丁。香火不滅,也寓意傢庭人丁興旺,會一直興旺發達地走下去,是對傢族的一種美好祝願,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盼。
2.不掃地
在我國民間的一些地區,人們認為晚上掃地,會將財運掃走,如果在晚上掃地把傢裡的財運財氣都掃出傢門外,這樣不僅會使財運出現下滑,而且還會惹怒財神爺,所以晚上是忌諱掃地拖地的。不掃地,留住財神爺。
3.不打碎
除夕有忌打碎器物的習俗。如果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則意味著新一年會有“破運”。有時不小心在這天打碎杯盤,長輩會抓緊用紅紙包起來並口念“歲歲(碎碎)平安”等吉祥語來補救。
其次,除夕這一天還要牢記三個“要”。
1.要貼福字
通常是在除夕當天下午,待太陽尚未下山之前就要貼上;而且貼的時候,要註意先貼屋外,再貼屋內,按照從外往裡的順序來貼;最後還要根據不同的位置,選擇“正貼”或者“倒貼”的方式。
貼福字之所以要先從門福貼起,之後再依次在墻壁、窗戶等地方貼上,最後再貼上“倒福字”,是因為這樣子的貼法,象征著福氣自外而內,從而一整年都能福氣滿滿、福運連連。
2.要吃餃子
吃餃子有招財納福、吉祥如意、喜慶團圓等吉祥的寓意。餃子還因其形狀似元寶,有象征“新年發大財,元寶滾滾來”的寓意,寄托著人們招財進寶的美好祝願。很多地方也會在餃子裡面包上錢幣,也是希望新的一年能夠多掙錢,能夠過得順順利利。
3.年夜飯要有魚
在年夜飯上必須要有一條有頭有尾的魚,魚與“餘”同音,年年有魚就是“年年有餘”。這樣一條魚最好也不要吃完,這樣就寓意著來年會“有餘”,也就是“年年有餘”。
最後,各地方過年習俗也各有不同,不管有哪些講究,為的都是圖個吉利,祈禱一傢人能夠在來年順順利利健健康康。
那麼大傢的傢鄉又有哪些過年的習俗和講究呢?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