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瞭,貼春聯有大講究:牢記這五點,來年萬事順利!

春節,被稱為“百節之首”。

在中國歷史文明中,喜迎春節的各種民間習俗很多,至今保存的最大習俗之一就是寫春聯、貼春聯瞭。

每年臘月年三十,傢傢戶戶都會在大門兩側貼上嶄新的春聯,表達著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那麼你知道春聯是怎麼來的,什麼時候貼最合適,貼春聯有哪些禁忌嗎?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快過年瞭,貼春聯有大講究:牢記這五點,來年萬事順利!

01

春聯傳說

《山海經》記載:在蒼茫的大海上,有一座高山——度朔山。

山上長著一株桃樹,蔓延三千裡,枝葉繁茂。

而在這株大樹的東北方向,有兩位神人,一個叫神荼(shū),一個叫鬱壘(lǜ)。

快過年瞭,貼春聯有大講究:牢記這五點,來年萬事順利!

這兩位神人十分威風,手執斧鉞、繩索,專門在桃樹下捉拿夜間害人的鬼怪,將它們投喂老虎。

因此,天下的鬼魂都畏懼兩人。

久而久之,黃帝知道瞭這件事情,就用桃木刻上神荼、鬱壘的模樣,放在門上,以震懾百鬼,祈求人間安寧。

再到後來,百姓們知道瞭這件事情,每逢新年,他們也找來兩塊桃木板,在上面刻上神人的名字或畫像,張掛在大門兩邊,認為這樣可以鎮邪去惡,開啟美好的新年。

這兩塊桃木板,被稱作“桃符”,這就是最早的春聯形式。

02

春聯由來

那麼,什麼時候才出現既能裝飾門戶,又能表達喜慶吉祥的春聯呢?

五代時期,公元955年的春節,後蜀皇帝孟昶在桃符上自題:“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意思是說:新年享受先代的遺澤,佳節預示春意常在。

對聯語言簡意賅,工整對偶,表達瞭古人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強烈願望和追求,這便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副春聯。

快過年瞭,貼春聯有大講究:牢記這五點,來年萬事順利!

在宋代,春聯仍舊叫做“桃符”。王安石有詩雲: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因為宋代造紙術的發明,紙張的使用得到普及,桃符便由桃木板改為紙張。

用紙張書寫楹聯,並在春節張貼,就叫做“春貼紙”、“春聯”。

到瞭明代,開始盛行貼春聯。

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親手揮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

有一年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私訪,看到公卿士傢門上的喜氣盈盈的春聯,十分高興,於是對春聯大力提倡和推行。

春聯自此流行開來。

03

春聯怎麼貼?

1、張貼時間

“二十四,寫大字”,過瞭臘月二十四,就可以寫春聯瞭;“二十八,貼花花”,過瞭臘月二十八,就可以張貼春聯瞭。

但一般來說,人們會在除夕早晨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撕去舊聯,貼上新聯,予以除舊佈新的美好寓意。

2、上下聯勿貼錯

上聯以仄聲字(普通話三、四聲)結尾,貼在右邊;

下聯以平聲字(普通話一、二聲)結尾,貼在左邊。

而讀春聯時,也要從右向左念。

這樣的對聯不但寓意美好,而且讀起來錯落起伏、悅耳動聽。

3、單數才吉利

在大門貼春聯,記得貼單數,單數象征著吉祥;

傢門口不要貼“春”字,可以貼“福”,“招財進寶”等。

快過年瞭,貼春聯有大講究:牢記這五點,來年萬事順利!

4、福字不能隨意貼

貼春聯的時候,有些人傢還喜歡貼“福”字,但是“福”字不是都能倒著貼。

  • 大門、主要房門的“福”字必須正貼。

大門貼福,取“開門迎福”“出門見福”“福入傢門”之意。

但是大門是傢庭的出入口,是須有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以應端莊大方,福字正貼。

  • 屋內福字可倒貼

屋子裡的櫃子、角落、垃圾桶、水缸等處,可倒貼“福”字,取“福氣隨處可到”之意。

  • 特殊情況

如果一年中傢中有意外發生,希望轉運的朋友,可以把福字倒過來貼。

5、門神不能貼反

貼門神要註意兩張人物臉是相對的,不要貼反。

老式建築的大門多是對開的雙扇門,一門貼一張。

而今天的樓房大多是單扇門,隻好一門貼兩張。

春聯貼好之後不必刻意揭下,任憑風吹雨打,自然脫落,或是等到第二年春節前夕揭下即可。

貼春聯的5點禁忌,現在你知道瞭吧!

春節將至,祝大傢在新的一年裡:

前“兔”似錦!

“兔”飛猛進!

大展宏“兔”!

揚眉“兔”氣!


來源: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Like (0)
华夏门网的头像华夏门网
Previous 2024年8月17日
Next 2024年8月17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