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可謂絕對

1

人們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非常忌諱談論死亡的話題。

走在街上,無論碰到關於死亡的東西還是地方,大傢都會下意識的繞道而行,生怕對自己“不利”。

尤其是一些火葬場或者墓地,每次走到附近都會令人“毛骨悚然”。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可謂絕對

可在一處火葬場門口,卻別出心裁的掛著一副對聯,不禁讓人紛紛側目。

它的上聯是這麼寫的:“早來晚來早晚都來”。

下聯由於歲月的打磨和暴雨的侵襲,早已經變的模糊不堪,這反倒給對聯蒙上瞭一層更為“神秘”的面紗。

以前也曾有人嘗試著接過下聯,但沒有一個一眼看上去就貼合的對句。

其實若是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其他地方的火葬場門口,也有掛著這副“原對聯”的,它的下聯堪稱絕對。

隻是不知道它出自何處,也不知它為何會出現在眾多火葬場的大門上。

那麼,這幅對聯究竟從何而來?它的“下聯”又是什麼呢?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可謂絕對

2

說到對聯,它一直都緊貼於我們的生活,無論在喜事上還是喪事上,對聯都會以不同的表達形式出現在大門兩旁。

對聯又叫楹聯,它是由兩條字數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諧、語意相關的漢字組成的,對稱美向來都是中國的“特色”,而對聯就完美呈現瞭這一點。

火葬場門前的對聯也是同樣的道理,上聯有八個字那麼下聯也會有八個字。

可是誰又會選擇給火葬場寫對聯呢?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可謂絕對

這件事,還要從古時候開始說起。

早在宋代王安石的《元日》一詩中,就曾寫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裡的“桃符”指的就是春聯,它也被“寓為”春聯的起源。

以前過年的時候,人們會在兩個桃符上分別畫上兩個神仙,一個叫“鬱壘”,一個叫“神荼”,據說把它們掛在門兩旁就會起到“鎮宅驅邪”的作用。

但這種桃符當時隻用來求神滅禍、祈求平安,還未講究“公整對仗”的寫法,也不是所謂的文學意義上的對聯。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可謂絕對

到瞭五代時期,人們對“鬼神之說”的恐懼感大大降低。

這時,後蜀國君孟昶突發奇想,讓各位群臣打破以前隻在桃符上畫“神仙”的局限,開始嘗試在上面寫對句。

可他們寫來寫去也沒有一個符合孟昶的心意,於是孟昶隻好親自提筆,寫下瞭:

“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

孟昶一落筆,就引起瞭群臣的稱贊,從那之後過年在桃符上寫聯話的形式便流傳開來,它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也很容易被大傢接受。

而孟昶寫下的五言聯,雖不一定是我國的第一個春聯,但在眾多學者的眼中,都認為這就是“我國的第一春聯”。

到瞭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也開始提倡貼對聯,逢年過節他還會穿上便裝,挨傢挨戶的觀賞對聯取樂。

就是這個時候,對聯盛行起來瞭,火葬場門前的對聯也有瞭“著落”。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可謂絕對

3

據說有兩個秀才,因為彼此都自恃水平比較高,所以總愛聚在一起論個高低。

當時的文人們都愛對對子,他們也不例外。有一天,兩人來到瞭橋上,瘦秀才摸著橋柱子突然說瞭句:

“南通橋,北通橋,南北通橋通南北”。說罷,他得意洋洋的看向瞭胖秀才。

這個上聯巧妙的將方向和橋的作用結合起來,這可把胖秀才難住瞭,正當他焦頭爛額的苦想下聯時,剛好看見瞭遠處的當鋪,於是靈機一動說道: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無論是詞語還是意思,這幅對聯都堪稱絕妙。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可謂絕對

由於沒有難倒對手,瘦秀才有些不甘心,兩人走著走著來到瞭一座關公廟。

當時正逢趕廟會,廟前搭瞭個戲棚子,瘦秀才立刻就有瞭主意:

“你看棚子門口也沒貼個對聯,不如我們送他們一幅怎麼樣?”

胖秀才答應後,瘦秀才張口就來:“左右奏心聲,左嘯月,右吟風,聲達左右”。

胖秀才這次也格外沉穩,他看瞭看周圍,不慌不忙的說道:

“東西傳雅韻,東陽春,西白雪,韻滿東西。”

剛才胖秀才就用“東西”對出瞭下聯,這次仍然用“東西”對答如流,瘦秀才不禁哈哈一笑,說道:

“好你個東西”!

胖秀才深知對方的意思,立刻回應道:“管他的死活”!

兩人不愧是文人雅客,隨便一開口就是一幅一語雙關的對聯。

上聯的意思是:瘦秀才說胖秀才又用“東西”接對子,也有嘲諷他是個“東西”的意思。

而下聯的意思是:胖秀才認為無論是不是“東西”隻要能接上就行。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可謂絕對

不知不覺間,兩人路過瞭一座義莊,也就是現在的火葬場,院內擺著幾口正要火化的棺材。

瘦秀才輕嘆一聲,惋惜的說道:“早來晚來早晚都來”。

胖秀才也附和道:“先到後到先後全到”。

“早來”對“先到”,“晚來”對“後到”,“早晚”對“先後”,“都來”對“全到”,寥寥幾個字,不光讀起來順嘴,還道出瞭人生的大哲理。

看守義莊的老人聽瞭覺得非常適合火葬場,於是便把這幅對聯寫瞭下來,貼到瞭大門的兩側,後來這幅對聯就陸陸續續的出現在瞭各大火葬場中。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可謂絕對

其實這句話很好理解,“早來晚來早晚都來”,“先到後到先後全到”不就是說的人固有一死嗎?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不可避免的人生經歷,尤其是生命的最後一站——死亡,更是人人都無法逃脫的。

無論一個人生前可以富可敵國也好,還是貧窮潦倒也罷,死後都將化作一捧黃土。

正如《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所說:“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需一個土饅頭”。

然而在這之前,有人看到一個火葬場門口隻剩下上聯時,很多人都嘗試著接過下聯,結果難倒瞭一大群人,因為無論怎麼接,都缺少原對聯獨特的風味。

比如說,他們曾接過:“得意失意得失隨意”、“遲去早去遲早都去”等等。

各種對句都有其說法,卻唯獨沒有“先到後到先後全到”來的“有趣”。

有人說:“這副對聯看似妙趣橫生,可放在火葬場的門口就有些別扭瞭”。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可謂絕對

其實這正是它的巧妙之處,火葬場是一個令人沉重的地方,而這幅對聯卻用瞭輕松的口吻提醒大傢正面死亡,並且撫慰瞭死者親人悲痛的內心。

因為大傢總會離開人世,或早或晚,一傢人都會在另一個地方“重逢”。

不得不說,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可反觀現在,卻又是另一種生活狀態。

4

過春節的時候,傢傢戶戶都會貼對聯,但很少有人再去關註內容瞭,而是把目光放在瞭款式上。

那麼放到平常就更不用說瞭,“對聯”這一悠久的傳統文化不知不覺間已經離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遠瞭,或許很多人還沒意識到,這將會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可謂絕對

古往今來,沒有一種文學能像對聯那樣:

“既可走進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隴畝民間,既是陽春白雪,又是下裡巴人”!

“通俗與優雅的結合”在對聯的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它沒有所謂的“上限”,也沒有規定的“下限”,它可以有“千古絕句”,也可以泛濫於市井之中。

記得小時候看《鐵齒銅牙紀曉嵐》,和珅特別愛拍馬屁,乾隆出瞭個上聯:

“四方臺 臺四方 四方四方四四方”,和珅緊接著對上:“萬歲爺 爺萬歲 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種從對聯裡迸發出來的快樂,絲毫不會有“內耗”的感覺。

再比如說,和珅和紀曉嵐不對付,紀曉嵐就經常用對聯嘲諷他。

上聯:“水部失火 金尚書大興土木”,下聯:“北人南像 和中堂什麼東西”。

話音剛落,就會讓人捧腹大笑,他們的戲也因此成瞭經典。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可謂絕對

你看,不管是火葬場上的對聯,亦或是喜事上、日常交流上的對聯都有其所在的價值,每個文字的背後,都註入著有溫度的靈魂和中國的文化底蘊。

我們不能讓歷史悠久的對聯“蛻化”,而是要將它發揚光大。

哪怕是在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落裡看到對聯,我們也依然能驕傲的說一句:

“這是我們中國獨特的文化”。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Like (0)
华夏门网的头像华夏门网
Previous 2024年8月18日
Next 2024年8月18日

相关推荐

  • 你也能成为对联高手一一常用古诗词及对联常规对仗词供大家参考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

    门口对联 2023年11月2日
    660
  • 清朝第一衙大门上的楹联,五十个字,看看到底有多牛

    ————直隶总督署大门楹联赏析 作者:王淑鸿 直隶总督署,是中国保存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级衙署。直隶总督除了维护地方安全外,还负责保卫京师的重任,因此当时有诗云:“三资辅为政,屏藩卫帝京。” 因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名列全国八督之首。 河北省保定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历经清朝八帝,曾驻此署的直隶总督共59人66任,其中不乏清朝重臣,如曾国藩、李鸿章等,难怪人们瞻仰直隶…

    门口对联 2024年5月3日
    580
  • 6副接地气的精品对联,对仗真工整,手艺真不错

    #头条创作挑战赛# 百姓很有才,百姓的对联很有味道,让人津津乐道。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动动手指,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6副接地气的精品对联,对仗真工整,手艺真不错。喜欢对联的朋友,赶紧把文章收藏下来吧。 第1副对联:有空多拾粪;无事少赶集。 想当年,地主老财被打倒,百姓居然有权对地主“指手画脚”,真是破天荒的事情。 网友…

    门口对联 2023年9月29日
    110
  • 3個才華橫溢的民間對聯,極品對仗,絕頂機智!

    #記錄秋日生活點滴# 對聯俗稱對對子,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文人有文人的風流,老百姓有老百姓的幽默。許多民間對聯,至今仍能讓人眼前一亮。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對聯達人。喜歡對聯的朋友一定要關註我哦。 今天我給大傢分享3個才華橫溢的民間對聯,極品對仗,絕頂機智!!喜歡對聯的朋友記得點贊和收藏哦。 第1副對聯。 明代宰輔張居正小時候就是個神童,尤…

    门口对联 2024年10月15日
    20
  • 十幅經典對聯,說盡人生大智慧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廣博深邃,對聯作為別具一格的文學形式,凝聚著古人的智慧與哲思。那些精悍的語句,字裡行間皆隱匿著深邃的人生哲理,恰似一盞盞熠熠生輝的明燈,為我們前行的路途指明方向。這些經典的對聯,不單是藝術領域的璀璨瑰寶,更是人生旅途的精準指南。讓我們一道品鑒這十幅經典對聯,體悟其中所蘊含的人生智慧,啟迪心智,提升境界。 以下是中國古代的十副經典對聯: 01…

    门口对联 2024年11月1日
    7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email protect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