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健身時能將動能轉化為電能,為殘疾人設計一款能用語音控制的仿生手,設計汽車車牌防盜報警裝置……
今天,上海市第十四屆青少年科技節——上海市第十二屆青少年創新峰會暨2019上海市青少年科學研究院年會,在上海科技館順利啟動。一批熱衷科技創新的中小學生獲頒“上海市青少年科學研究院優秀小研究員”及“明日科技之星”榮譽稱號。
不難發現,科技小達人們的創意源泉來源於生活,他們利用知識、技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與此同時,2019年《上海市青少年科學研究院優秀學生風采錄》於當天首發,這本記載著優秀小研究員們成長點滴的風采錄取景他們青春年少時的奮鬥,將為他們未來的學習研究生活提供不竭的動力。
科技創新“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行人路過便利店活其他有自動門的商店時,即使他不想進店,自動感應門也會打開,會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費。來自黃浦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崔熙媛、祁銘瑞和張樂怡關註到瞭這一生活現象,在科技老師的指導下,他們使用人工智能相關知識和技術,設計出瞭能識別人的生面臉和側面臉的攝像頭,完成瞭《便利店自動門誤開問題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研究報告。
“如果人臉是正面對著商店,門就會打開;如果是行人路過的側臉,門就不會打開。”經過現場測試,三位同學設計的攝像頭能夠在1米范圍內,人臉正面識別的準確率達到90%以上。
類似地,虹口區曲陽路第四小學學生餘佩瑩的科學探究也來源於身邊的生活。她看到,周圍很多人使用共享單車,或者騎車健身。“如果能將熱門騎車時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既環保,還能提高健身車的行車安全性,豈不是兩全其美?”
由此出發,她發明出瞭健身車體能轉電能應用裝置——將靠輪發電機上的摩擦輪緊貼自行車輪胎,通過自行車的外胎來帶動發電機工作,實現瞭將騎行過程中所消耗的體能轉化為電能。“這些輸出的電能由穩壓器輸送到充電寶USB口進行充電,這些能量可以照明、電喇叭供電,還可以為手機充電”。
搭建展示平臺,放大科教效益
為青少年搭建展示智慧與溫度的平臺,上海市青少年科學研究院及16個區分院紛紛創造瞭各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機制。
如,虹口分院形成“四位一體”的輔導模式,打通校內外、溝通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在培養一批優秀出色的青少年後備人才的同時,也培養瞭一批能指導學生進行科技創新研究的校內外科技教師;
楊浦分院十多年來堅持貫徹“雙進入”探究活動,即楊浦區優秀高中生進入院士團隊及高校開展科研探究活動。“雙進入”充分發揮瞭楊浦區高校集中的智庫效應,建立瞭兼顧“普及”與“提高”的運作機制,培育瞭一批優秀的青少年創新項目。
據悉,本次青少年科技節峰會暨年會活動將持續到10月,青少年科技教育始終是一個不斷進取、動態調整的進行時。在多維度推進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過程中,讓更多青少年擁有“聰明的腦”與“溫暖的心”。
活動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與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承辦。
作者:張鵬
編輯:張鵬
責任編輯:許琦敏
*文匯獨傢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