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本文章為“一條”原創,未經允許不得刪改、盜用至任何平臺,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這是一棟位於廣州老城的嶺南老宅,

幾代人來來往往,

見證瞭百年老屋的溫情。

2012年,屋主向向和先生收回祖宅,

開始慢慢地改造,

未來他們也打算在這養老。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向向夫妻倆是中國最早的“丁克一族”,

在修繕、改造老宅時,

他們隻需考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

顯得瀟灑而“任性”,

三層半,隻做瞭一個主臥,

其它都是兩人用來“玩”的空間。

1月初,一條拜訪瞭這對丁克夫妻,

看百年老宅如何變身養老宅,

以及和他們聊瞭聊當下最熱的“無孩養老”,

他們認為,“丁克養老不再是危機,

而是從‘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

轉向更多地為自己負責。”

自述:向 向

編輯:秦 楚

責編:陳子文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一樓客餐廳、廚房等公共空間相互開放、連通

“丁克”這一概念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傳入中國,我和先生是中國最早一代“丁克一族”。在改造老房子的過程中,我們比較“任性”,人傢都在那“摳”面積,一分一毫都要“斤斤計較”的時候, 140平方,三層半,我們隻做瞭一個主臥,其它都是兩個人用來“玩”的空間。

我是一個地道的老廣,先生也在廣州出生、長大。這棟老宅位於廣州的老城區,我外婆留給我母親,又留給我,大概有80多年歷史,很古舊。

2012年之前,老宅處於出租狀態,隨著最後一批租戶搬走,我們收回瞭老宅。沒想好怎麼處置就一直空在那裡,差不多有八年,房子越沒人住越破,看得到的衰敗。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改造前已經十分破敗的老宅

我們找到專業鑒定公司查勘房屋狀況,鑒定結果是“嚴重損壞”,下一級就是“危房”。經過考慮,我和先生決定把老宅修復、改造為未來我們可以養老生活的空間。

老宅的改造一波三折。頭幾個設計師一上來就說,“全部要打掉、砸掉”,雖然可能更適合現代生活,但我們總覺得缺失瞭什麼。找到契合的設計師後,又碰上疫情和臺風季,整個修復、改造歷時一年半才完工。

翻新的費用大過重新蓋一座房瞭,花費近100萬。但在改造的過程中,我們對老宅的感情越來越深。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保留傳統嶺南風貌的一樓玄關空間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二樓空間內的臥室,“一房N廳”的格局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三樓書房和露臺空間

這是一棟傳統嶺南風格的房子,磚木結構。

原始老宅三面都是高墻,沒有窗,縱深達17米,是個長方形盒子。好在這位於文化保護街區,附近沒有高樓大廈,宅子有一個獨立天臺,視野很開闊。

我們倆是丁克,因為不用考慮小孩和老人房,我們的改造主要以趣味性為主。

一樓是玄關、客廳、廚房;二樓是主臥,三樓是書房;公共空間都是相互開放、連通的,形成瞭“一房N廳”的格局。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改造後室內每一層空間都是敞開、貫通的

施工過程中,街坊鄰居會“湊”過來建議我們隔多少個房間,我說不用,我們就做一間。

現在整個空間是敞開的,我在這裡弄點小吃也可以、在那裡弄點西式餐飲也可以。

因為更多註重兩個人的體驗和感受,我的衣帽間也沒有限制,合理范圍內想做多大就多大,可以瀟灑一把。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拓寬後的中庭天井既保證瞭“氣”在室內的流通,又保證瞭充足采光

我們還將老宅原始的中庭天井,從兩個平方拓寬到六個平方,施工師傅連連擺手說“太浪費”,但我們還是做瞭。

清拆前,我們在不同的天氣裡來過很多次,雖然房子很破敗,但是室內的空氣並不腐朽,哪怕是廣州夏天36、37度很悶熱,站在大廳中也有微風,是清涼的——這得益於那個小小的天井,讓我們真切感受到瞭老一代人建造的智慧。

所以在此基礎上,我們將二樓瓦面抬高20公分,讓“氣”可以從屋頂下到玄關、臥室,形成氣流可以自循環的夾層空間。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一步一景的空間形態非常有趣

拓寬後的中庭天井加設瞭直通露臺的旋轉樓梯,既有瞭采光,也解決瞭室內動線的交互。隨著旋轉樓梯上下,視野是動態的,一步一景,非常有趣。

不同於在室內擺盆栽綠植,我們在老宅裡種瞭四棵樹,隻有和土地相連,植物才是接地氣的。三棵發財樹、一棵幸福樹,不出大門,也能感受到生機盎然。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在露臺上弄弄花草是二人的放松時光

疫情後,大傢會更加關註居傢的體驗。如果是商品房,最多陽臺上看看窗外,但是老宅上下的空間很大,我可以室內種種樹、露臺上弄弄花草。

現在年輕人流行“圍爐”慢生活,我們夫妻倆是喜歡圍著天井溜達,早上陽光灑到樹上,光線透過樹葉落到地上,晶瑩剔透。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夫妻倆和朋友圍坐一圈,在下沉客廳聚會

老宅在古老的外殼下,裡面是一顆很年輕的心。

因為想讓室內空間更豐富有趣,我們幹脆在狹長的一層空間“挖”瞭8平方的大坑,做瞭一個下沉客廳。

老廣州人比較“街坊”,改造的時候,都好奇問我們,“你這是做咩?” 好方正的一個池子,他們猜是不是要養金魚、錦鯉。

下沉之後,這個地方周圍都可以安排座位,大傢可以圍坐在一起聊天、喝茶、聚會,多瞭很多可能性。一個個挨著坐,就像在戶外的庭院裡的感覺。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洗手間臨近後天井景觀,四面玻璃的結構可以在

室內欣賞到白天、夜晚不同時間段的景致

改造後的老宅每個空間都有它精彩的地方。站在一樓洗手間裡,你會驚訝於正面對著一棵樹。下雨的時候雨水從三樓直接落到一樓,樹葉是飄動的,有“泗水歸堂”的意味。

住這裡和住天河區的商品房完全不一樣,在市區生活是很有緊張感的,老宅內的節奏很慢、很安靜,不知不覺把時間忘瞭。

還可以聽到純廣東方言的叫賣聲,這在天河哪怕是越秀區都很難再聽到,由遠而近,然後由近而遠,一聲“賣爛野”,一下子回到瞭童年那種感覺。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陽光透過趟櫳門照入室內形成獨有的光影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一樓玄關處保留瞭大量嶺南特色的裝飾

留存老宅的嶺南特色,是我們保留祖宅記憶的一種方式。

我們保留瞭老廣州民居獨有的“趟櫳門”,上上下下都找不到一顆釘子,關鍵部位全部用榫連接,不易腐爛倒塌。現在趟櫳門依然是住在老西關的孩子們的玩樂設施。

陽光好的時候照到趟櫳門,再照到地面民國時期的地磚,非常有特色。

玄關保留瞭原先的青磚貼片,延續傳統的青灰風格;把原來屋頂的瓦片、玻璃磚一塊塊地拆下來,重新洗刷後,再拓上去,幾束陽光透過玻璃磚撒在玄關,別有一番韻味。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室內保留原有的青磚、瓦片和屏風等老物件

室內木質的東西大部分都比較腐朽瞭,我們想盡量多留一點,但實際上打拆過程中難度很大。最後“搶救”出來兩扇屏風,放在玄關作為裝飾。

還留存瞭一些老宅內原有的小物件。80年代以前的木質插座板,小小的、圓形瓷質的電燈開關鍵,以前我母親留下的收租本、租約……一張小紙條寫著我借給誰住,收多少錢,蓋一個小私章說明收到錢,現在看起來有種穿越的感覺。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空間內放置瞭具有嶺南風格的裝飾品和

老宅內原有的插座板、開關鍵

這所老宅幾代人住在這裡,然後又搬走,來來來往往,見證瞭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情。

老宅八幾年的時候,曾由國傢進行代管一段時間,租給附近的老街坊,小小的、幾十個平方塞下一大傢族的人,一個月隻收費幾十塊錢。

改革開放後,老宅重新私有化,我母親還保留著隻收幾十塊錢租金的習慣。到九十年代中期後,老宅的租戶已經延續成原來老人的下一代。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保留下來的房租登記簿

2000年後我們調整瞭租金,變為每月100塊,然而不久後遇到瞭“下崗潮”。有的租戶下瞭崗,有的傢裡有病人,我們看在眼裡,就立下瞭一個“規矩”,如果拿得出房租我們就收,如果交不起就不收。

母親生前一直很重視和老租戶之間的關系。實際上租戶們也是幫我們在看著這個房子,才能讓老宅一直得以保存。錢在這裡不是最重要的,可以一直延續的感情愈顯珍貴。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向向記錄的老街區的風景

修復老宅的時候,我們請的師傅對趟櫳門無從下手,隔壁的街坊就會熱心地過來“指導”。沒看明白,他們就會帶我們去某一傢的門口看。

沒有想到平時都沒有一起聊過天的街坊,他們會自發地走過來問我們需要幫助嗎,告訴我們這個鎖舌要抬高,那個桿子要墊一下……

我和先生第一次回來看老房子的時候,對面的阿婆問我是傢裡大姐還是妹妹,要知道收回老宅前我隻有中學的時候來過一次。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夫妻二人經常在老街區內散步

這個區域真的很老廣,有煙火、人文氣。老街區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是很近的。

改造完工當天,很多街坊都進來參觀,詫異又舊又黑的老房子,竟然被我們改出瞭完全不一樣的感覺。老宅可以變得這麼清新、陽光,斜對門的阿婆一個勁地說“好嘢”。

現在我們不僅是慢慢愛上老宅,更是愛上瞭老城中的生活。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養老,向來是丁克避不開的話題。

在老宅改造中,我們也為未來養老進行瞭考慮,在硬裝上做瞭預留。

現在後天井處,被改成瞭貫穿三層的“玻璃盒子”,增加瞭景觀。未來當我們年紀很大活動不方便的時候,可以把它改為室內電梯間,方便上下樓。

我們也選用瞭一些智能傢居,通過語音控制傢裡的電器,不用頻繁地上下樓梯。

尤其在燈的照明上,在一樓能控制樓上的照明,當你在二樓也能控制下面樓梯的燈光,動動嘴就可以瞭。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未來,後天井處的景觀區域可改為室內電梯井,方便上下樓

我們已經丁克20多年瞭。在開始的婚姻狀態中,我們並沒有做“丁克”的預設,隻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我們從未後悔選擇“丁克”,現在還有點“小慶幸”。當身邊的朋友陸續有孩子後,就開始思考去哪裡讀書、怎麼教育,兒子女兒結婚後又開始操勞孫輩的事情,焦慮感貫穿瞭他們的一生。因此在“維持原來的生活方式”和“為孩子做出改變”之間,我們選擇瞭前者。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向向的鋼筆畫、淡彩作品

丁克實際上是把“愛孩子”轉換為“愛自己”,更加關註自己,活好當下。

錢和精力都用來投資我們自己的愛好。我喜歡畫鋼筆畫,就可以心無旁騖地坐在那畫一天,先生喜歡旅遊,我們就一起走遍瞭幾乎國內所有省份。

現在丁克養老在大傢的意識中,也不再隻是危機,而是從“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中抽離,更多地為自己負責。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夫妻倆去各地旅遊記錄生活

從決定做丁克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為自己以後的養老做規劃。未來我們打算將多樣性的養老模式相結合。

首先考慮居傢養老。老宅所在的社區醫療條件相對完善,配有傢庭醫生,如果有基礎病也可以居傢診斷。街區還有老人飯堂,也能解決未來基礎生活問題。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我倆很喜歡旅遊,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考慮旅居養老,去比如雲南、海南的康養機構。

不過,丁克養老一定要做好可持續的資金、儲備金的準備。咨詢過律師後,我們在養老保險、固定資產方面都有所配置,保障每月穩定的經濟收入。在老宅養老後,我們準備出租原有的商品房,作為固定資產收入,可以比較輕松地應對老年生活。

中國最早一代丁克夫妻,開始造房養老

在現在的社會模式下,即使你不是丁克,走到最後實際也是老伴兩個人。特別是我們70年代的人,小孩80%左右都是紮根在外地的、出國的,到頭來也就兩個人相互陪伴。

身邊的朋友也向我們提議過大傢一起“抱團養老”,離廣州一小時車程、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把房子租下來,幾對老人結伴,相互照顧,一起過老年生活——這可能也是未來我們會選擇的一種方式。從小玩到大的一幫人住在一起,一起慢慢變老,其實挺浪漫。

部分圖片提供:一宅一物事務所

出鏡人員:張媚

本文章為“一條”原創,未經允許不得刪改、盜用至任何平臺,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Like (0)
华夏门网的头像华夏门网
Previous 2024年9月6日
Next 2024年9月6日

相关推荐

  • 傢門口的博物館④ | 荔灣博物館:荔枝灣畔的博物館

    “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在風景優美的荔枝灣畔,坐落著廣州市首傢區級博物館——荔灣博物館。經過不斷發展,館內形成瞭“一館四區”的分佈格局,展示瞭廣州老城區荔灣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魅力。 荔灣博物館坐落在荔枝灣畔 西關大屋和西關小姐 (博物館裡還藏著棟西關大屋?點擊觀看視頻↑) 第二展區“西關民俗館”以復建的西關大屋為主體建築,通過傢居擺設、情景陳列,局部再現傳…

    趟栊门 2024年9月14日
    10
  • 城憶 | 每天都經過的趟櫳門,你可知曉它的玄妙?

    何為西關風情? 必然是 “趟櫳門隔凡塵事,小院深鎖數甲子。” 那趟櫳門的玄妙之處你又知道麼? 趟櫳門(亦稱推攏門)是一種獨特的嶺南兩廣明清承傳的古門窗藝術。大部分取材為鐵力木。趟櫳的結構相當瞭不起,上上下下都找不到一顆釘子,關鍵部位全部用榫連接,經歷數百年的歷史也不易腐爛倒塌。 何為“趟”與“櫳”? “趟”在粵語裡有滑動著推的意思;在廣府話裡,“櫳”指木箱。…

    趟栊门 2024年9月9日
    10
  • 夜探廣州“鬼市”

    (圖片來源:壹圖網)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銳 廣州報道 “20。”楊青左手拿著一疊封面已經模糊的CD,右手舉起一款老式DV機對攤主說。 “30。”攤主有些不樂意,示意要拿回DV機。 “25。”楊青左右翻看瞭一下機器,再還瞭一口價。 “哎呀,28,28。”攤主擺出收錢的手勢。 不問出處,現金支付,一手交錢一手交貨。7月26日,凌晨4點,這樣的交易在廣州海珠橋上…

    趟栊门 2024年10月1日
    40
  • 嶺南風情 藏於鬧市

    聚龍古村內的靜謐街巷。唐一歌攝/光明圖片 【走進美麗鄉村】 初到廣東廣州,人們總被它的車水馬龍、繁華市井所吸引,殊不知,就在煙火鬧市之中,掩藏著一座有百餘年歷史的古村落。 在白鵝潭的珠江南岸,跨過一座清代古橋“毓靈橋”,再沿大沖口湧上行數百米,便來到瞭聚龍古村。穿過村口的牌坊和小廣場,一排排青磚灰瓦的廣府民居映入眼簾。這些別具嶺南風情的村居院落是廣州現存最完…

    趟栊门 2024年9月19日
    10
  •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走進鄭傢大屋 認識歷史文化 發現更多精彩 澳門歷史城區內有眾多中西文化建築相互毗鄰。當中,典雅古樸的中式大宅鄭傢大屋,一直是旅客參觀和藝文展演的其中一個熱門地點。 攝影:李向陽 趁紀念鄭觀應誕辰180周年系列活動在進行,今期就和大傢介紹鄭觀應在澳門的重要“足跡”——鄭傢大屋的各種特色。 01 月門 鄭傢大屋,位於澳門半島西南部,與阿婆井前地對角相望,是由思想…

    趟栊门 2024年9月7日
    3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