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聲鼎沸的內環路出口下來,你可能會迅速忽略掉它。
南田路,汾陽裡。
認真讀出這個名字,踏上巷口的青麻石,數十米外,別有洞天。
左邊一排廣府竹筒屋,陽臺探出幾叢綠枝,門前野貓伸著懶腰。右邊一面新漆白墻,開瞭兩處窄門,灰瓦鱗次櫛比,似有庭院幽深。
據傳汾陽王郭子儀後人在廣州落腳的大宅門,經由7位本土建築師——李志安、胡彥、何抒婷、趙煒昊、曾喆、施兆輝、倪嘉聰的現代設計改造,變身民宿生活空間,至今正好運營半年。
在國傢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當下,廣州年輕人主動參與舊房改造,除瞭“賣設計”,還有怎樣的可能性?
冥冥中有一種價值,將古與今、新人與老街聯結起來。
1.
老房改造:要有光
初見汾陽裡,他們震驚於這裡的破敗:上百歲的老屋幾近危房,周邊荒蕪,絲毫不見地名中大傢族的盛景。鄰裡一排廉租公房的竹筒屋,租戶大多已風燭殘年。
這是一個典型的老城老街區,亟待修復,但不可能大拆大建。“我們想救活它。”幾年前,胡彥就嘗試將中山三路東皋大街的一棟歷史建築改造成民宿,中西合璧的復古設計盡善盡美,但不太講究商業運營。這時,遇上瞭李志安。
“兩個人組合,既追求設計,又務實懂經營。”由朋友牽線搭橋,再加上其他年輕人,團隊在汾陽裡找到瞭新起點。
讓百年前的老房子適合現代人居住,怎麼做?
首先,要有光。
過去沒有空調,為避免暑熱入侵,嶺南的房子造得密實,缺少窗戶。同時大量運用青磚墻、灰瓦片,營造清涼感。
“有瞭空調,就可以大量引入光線。”李志安說,主要方法是“打開天窗”。一組改造前的老照片顯示,房間的舊瓦頂塌瞭一半,建築師們做瞭一項移植手術:從別處拆下完好的瓦片,按照嶺南民居的瓦片排列方式,將它們與玻璃窗重新組合,擁有瞭現代主義的明亮通透。
接著,要讓房子流通起來。推開壹舍門,是一條狹長的半露天巷道,那是昔日的“冷巷”。三間明字屋在原基礎上重新規劃,以兩條這樣的巷道相隔。
“老房子制式嚴謹,和現代人生活有隔閡。所以我們改變瞭房子的動線,增加連通,讓它承載更多公共空間的需求。”胡彥帶記者在走廊、房間、展覽室、公共客廳裡遊走,“你可能會在這裡迷路,但兜兜轉轉,又能走出去。”
一排瓦片、一條金漆木雕橫匾、三扇趟櫳門,加上從恩寧路等老街巷搜羅回來的舊物件,老廣人傢的生活趣味在各個角落生動起來。
晴日正午,陽光從天窗傾瀉入屋,光影靈動,似在翻閱時光的故事;到瞭雨天,坐聽雨敲屋簷,看小庭院水滴蓮池,又是另一番趣味。
2.
汾陽裡有汾陽王嗎?
“天寶、至德、乾元、寶應、廣德、大歷”,這是汾陽王郭子儀生平經歷的唐朝年號,也是壹舍客房的“名號”。
好的設計通常需要一個好的故事。那麼,汾陽裡真的和汾陽王有關嗎?
我們找到一張攝於2002年的汾陽裡老照片。站在巷口往深處看,可見兩旁的建築美麗而對稱,極可能是設計者統一營造。
汾陽裡巷子的另一端已被圍墻封堵,透過墻外高高的野草,能瞥見昔日的郭氏宗祠。60年代它被用作珠江金屬結構廠倉庫,後丟空至今。
把視線拉升一些。圍繞著汾陽裡,簡易平房、臨時倉庫、修車行甚至幼兒園層層夾雜;不遠處,新的商住小區拔地而起,與內環高架在空中交錯。
“這是海珠區近代建設發展的老片段,復雜而豐富。”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城市設計與規劃研究所所長李鵬是老海珠,在他看來,汾陽裡及其周邊的建築肌理層層混合,恰好折射出“河南”半個世紀以來的建設發展史。
汾陽裡所在的龍鳳街道,西起漱珠湧、南至馬湧,從名字便可想見昔日水鄉模樣。漱珠湧之東的伍傢花園,正是18世紀十三行行商首富伍秉鑒的宅邸。
工業大道北起龍鳳街,建於上世紀50年代,串聯起明興制藥廠、造船廠、造紙廠等企業,撐起瞭廣州工業的“半邊天”。
六七十年代,工業大道一帶配建起大量職工宿舍。到瞭90年代,工業企業改革、遷移,海珠區發展動力轉換,新一輪城市建設興起。“先後經歷瞭鄉村、工業、社區居住、綜合發展的階段,形成瞭今日多元混合的肌理印記。”李鵬說。
建設的塵土層層積淀,舊街區成為城市中古老的切片。
是埋沒甚至湮滅,還是活化新生?汾陽裡的改造實驗,打開瞭一扇窗。
3.
老街區來瞭年輕人
壹舍對門的竹筒屋裡,住著生活瞭40多年的張婆婆。盡管交流不多,但老人在悄悄“八卦”著屋子對面發生的變化。
“早幾年就有人改造,後來又轉手。我沒進去看過,有時在外面張望下,見到有後生仔女來。對這條街來說,是好事。”
老城改造,改變物理空間容易,難的是引來年輕人。
7月第一個周末,400多人在壹舍體驗瞭一場音樂裝置展,有的還專程從港澳趕來。音樂傢、導演、大學生、花藝師、服裝設計師……他們身份各異,但無一例外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年輕人”。
如今,壹舍民宿客房占總使用空間的1/3,另外2/3用作公共空間和文創產業:前者可以做藝術展覽和社交酒吧,後者是四五十平米的soho式辦公室,已有模特經紀公司入駐。
理想再豐滿,現實也要算經濟賬。盡管建築師們一再強調不是“做民宿”,但廣府民居混搭現代設計的網紅路線,加上“汾陽王”的古仔加持,仍是壹舍目前最大的賣點。
“賣設計是一個好的切入口,能吸引喜歡時髦的年輕人。”李鵬認為,壹舍在復合業態下,特色民宿業務保障瞭收入,為文創產業贏得生存空間,進而形成生態鏈,達成老房活化的願景。
運營半年,民宿入住率符合預期,策劃活動層出不窮,壹舍酒吧也成為片區的社交新蒲點。
胡彥的成長軌跡在海珠、越秀、荔灣、天河間輪轉,他對城市裡傳統與現代的生活方式有著思考:如何讓年輕人來到這個社區?
\”單純的居住功能不一定有這麼大吸引力。 當空間與藝術活動以及社區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後,就有瞭一個新的理由,吸引他們來探險。”
4.
締結“價值共同體”
不久前,壹舍公共空間辦瞭一次素食聚會。麻雀雖小,但顏值、營養值和儀式感滿分。
過後,策劃者們腦洞大開:是不是可以辦一個“阿婆飯局”,請對門的婆婆來做飯或者“送餐”,讓街區老住戶和壹舍的年輕客人建立關系?
李鵬贊同這個思路。“老城舊改,應該跳出設計去看社區。通過補充周邊社區的需求,實現和街區的共享,可以創造新價值。”
由改造項目連結的價值共同體中,包括瞭改造方、原住民、政府街道、專傢和志願者。李鵬認為,政府作為底線統籌可以提供指引,通過調研片區的需求,搭建框架明晰各方責任,讓這個價值共同體發聲。
政策創新同樣重要。在符合片區發展計劃下,建議政府在租金、審批等環節給予優惠。而正是屋主在租金上作出大力支持,壹舍才歷經長達兩年的改造,迎來開張。
“物質環境能不同程度地影響居民的社會狀態,設計可以為更加廣泛的交往機會創造條件。”丹麥建築師揚蓋爾在《交往與空間》中寫道。
這些思路為“阿婆飯局”打開更大的想象空間:也許有一天,在壹舍飯桌上,外來的年輕人、鄰裡的老街坊、街道負責人為瞭某件社區事務圍坐下來,各抒己見,在“議事廳”裡達成共識。
“我們穿越古今,身坐在此仿佛看到那一幕曾經古人也在這個屋裡共商大計……我們這一夜探討健康的生活方式,關於舊房改造,關於生活的一點點分享。”壹舍一篇公眾號文章的開頭,恰好契合瞭這樣的願景。
【撰文】黎詠芝 朱紫強
【拍攝】莫依蓉 閔銳
【剪輯】莫依蓉
【制圖】閔銳
【作者】 黎詠芝 莫依蓉 朱紫強 閔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訪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