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在建築中的作用是“隔”,隔中有透,實中有虛,靜中有動,因此,簾後美人、簾底纖月、簾掩佳人、簾卷西風、隔簾雙燕、掀簾出臺,等等,沒有一件不叫人遐思。
話說,電視劇《少年楊傢將》裡有個鏡頭,楊繼業和佘太君還有七郎在屋子裡說話,他們身後有一方別致的門簾,反射著碎碎的光點,煞是好看。
古代上檔次的門簾很多,比如水晶簾、水精簾、珠簾、繡簾等,這些叫法都是當時人對簾子的美譽。“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出自李白的《玉階怨》。明朝徐渭在《續白燕》也有“雲母屏深低縞袖,水晶簾動拂流黃”。
李白說的“水精簾”和徐渭說的“水晶簾”應該指的是同一種門簾,即晶瑩華美的簾子。晶瑩剔透、純潔無瑕的水晶很有顏值,但這還不算精品。有一種水晶毫無瑕疵,屬於水晶中的上品,被稱為“水精”。其實,由於古代的工藝水平不太高,水晶簾和水精簾從外表看差不多,都是用一種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做的。要做水晶簾子,先用紅絲線或銅絲把玻璃珠串成若幹長串,然後把這些長串橫著並在一起,再用細絲緊密地編綴起來。每顆珠子之間,都要打個結。最後,珠子就變成瞭一方長長的簾子。唐朝時,玻璃已經從海外進口到中原,被當作寶石,很受貴族歡迎。《少年楊傢將》裡的那個門簾便是水精簾,一看就是上品。
另外,古代的繡簾也很美,雖然是佈做的,但非常輕盈,簾子上有精美的刺繡,若沒有風吹動,則一直是靜止的,遠遠看像一幅畫,所以又叫“畫簾”。畫簾是古代女子的心愛之物,裡面有很多故事:早上醒來閑著躺在床上,隔著簾子聽窗外的鳥兒鳴唱,便會有絲絲惆悵;春日午睡,空闊的庭院靜靜的,閨房的畫簾會全部垂下去;深夜繁星點點,有歌聲從遠處傳來,類似於今天隔窗聽見街頭飄來的歌唱,女子就會把畫簾半卷,借機看一下外頭。
李清照在《如夢令》中寫過卷簾,“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裡提到瞭卷簾,但是誰把簾子卷起來的是個謎,有人說是她的丫鬟,有人說是她自己。
明清時期,唐宋富有詩意的簾子退出,“水精簾”“珠簾”逐漸稀少瞭。簾子的款式趨於簡單明瞭,王公貴族傢裡的門簾都是硬板夾簾或者綢佈簾子。清代的佈簾做工還是堪稱一絕的,原料采用上好的厚緞子,繡工精美,整體佈局壯闊,代表圖案是梅蘭竹三君子,惟獨沒有菊,因為菊一般是老年人用的圖案,年輕人不喜歡。這些上等的門簾大多受到高官富豪傢女眷的鐘愛。
時至今日,簾子仍然是傢中的一道景致,繽紛迷人。
本報記者 郭志英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