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荔灣的古雅聚龍村

在廣州,人們一提到西關大屋,都會想著去上下九、恩寧路看看,其實聚龍村也有一片西關大屋的建築群,隻是低調很多。搭地鐵到廣佛線沙湧站C出口向後轉,一直順著芳村大道東往前走大約15分鐘,到瞭路口往左拐進杏花社區,聚龍村就在躍龍橋的邊上,隻要見到瞭地面有一個凸起的圓形灰色雕刻,看到瞭牌坊,就到達目的地瞭。

建築群整體上分為三橫七縱,大約有20座大屋,距今120年。門前小河流過,建築群恰好位於河流彎曲呈弓形的內側,地理位置極佳,難怪當年的富商鄺氏會看中這裡,而且這裡的巷陌縱橫佈局筆直規整,也蘊含著商人的智慧。屋子前排都有花園,正對河湧,都是前後三座大門佈置,包括趟櫳門,保證有足夠的私密性,也彰顯主人的地位。說實話,如果是純粹看建築、走街巷,隻需要15分鐘就可以逛完,但關於建築的軼聞值得回味,比如當年鄺氏為何會從臺山到這裡來?為什麼當年計劃修宗祠而沒有成功?為什麼建築內部融合瞭中西之風?閑時看著冬日淡淡的陽光灑在青苔上,細究這些頗有意思。

窗楣上的灰雕繪有富貴吉祥圖案,墻全由青磚砌成,歲月流逝之下有些斑駁,並不是嶺南地區常見的弧度柔軟的鑊耳墻,而是偏西式,線條銳利,可以看到當年商人把生意做到瞭海外,吸收瞭來自海外的特色。門牌是立體弧形的,鏤空雕刻的字體古雅有趣,簡潔但頗具亮點。小陽臺上方,青瓦、黑木、漆金花紋,偶爾還有一些綠植盆栽點綴,透露主人公不俗的生活情趣,也讓人忍不住回想一下,忽然有一個人從窗外探出頭來,和我有一眼對視的情景。走遠瞭看,可以隱約見到樓頂有天臺,他們當年會在上面做什麼呢?

這些建築裡有的住著古宅主人的後代,最老的據說有90多歲瞭,有的屋子的主人常年在外,所以門關著,外人不能進入。但是這裡長期有人維護,雖人煙稀少,但地上幹凈、整齊,足見當地人對它的愛護。百年前,這裡自成一體,鄺氏在這裡開枝散葉,人群熙熙攘攘,富商名流穿梭其中。如今這裡幽靜安寧,奔波的人走過偶爾會看上一眼。時光流逝之間,這裡留下一堆傳說。

(曾俊)

更多美麗景色,請關註“詩意花城生活圈”公眾號。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Like (0)
华夏门网的头像华夏门网
Previous 2024年11月13日
Next 2024年11月14日

相关推荐

  • 從老西關到新琶洲,好少年化身小導遊開啟“悅讀廣州”之旅

    如果帶著外國友人遊覽廣州,哪些景點最能展現廣州城市發展的脈絡?其中,哪些是你的心水之選呢?2024“廣州新時代少年說”第二期,“廣州新時代好少年宣講團”迎來瞭新的挑戰。這次,宣講團的五位成員郭芃、柯浵琳、林靖博、羅妙章和吳清楓作為廣州國際導遊,帶領著兩位外國朋友在廣州進行瞭一場自西向東、穿越古今、探索城脈發展的城市更新之旅。 今年夏天,由廣州市精神文明建設辦…

    趟栊门 2024年10月10日
    10
  • 廣州隱藏在西關腹地的小巷,背後的歷史風雲,讓這條古巷分外耀眼

    廣州雖然是繁華的一線城市,但除瞭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以外,還保留著許多值得探索的歷史痕跡以及美麗的人文風景。今天就帶大傢去發現廣州的細微古老的人文之美! 廣州老城區有條百米長古巷,名為“耀華大街”,雖然隻有一百來米,但是卻有39個開間,30戶人傢全被被列為瞭歷史文化保護建築。這裡曾經居住過很多名人,背後隱藏的歷史風雲,更讓這條短短的“大街”分外耀眼。 雖然我是…

    趟栊门 2024年12月5日
    70
  • 中山,滿城皆是“掃地僧”

    文 穎寶 【920AM / PM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人文系列—中山】傳統文化,如同一根跨越千年的線,將中山的歷史、人物與故事串聯起來。 中山的市中心,被一條岐江穿插而過。岐江屬西江水系,是港澳地區的主要航道。/圖蟲創意 2003年大學畢業後,阮卓卿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留在廣州,而是回到老傢中山。 原因無他,中山慢節奏的生活方式,能讓他的內心獲得安寧。 文化串聯起人…

    趟栊门 2024年10月30日
    00
  • 假期跟著首店吃美食,湘菜、粵菜、港式點心“排隊王”紮堆京城

    熱辣的湘菜,精致的粵菜,吃一口就感到“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的港式點心⋯⋯各地的“排隊王”美味紛紛在北京開出首店,讓大傢在傢門口就能吃到各地的正宗味道。 *陶陶居:百年老字號新菜上線 去年11月,有著140多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陶陶居北京首店正式開業,廣州的早茶文化正式進入京城。門店中的滿洲窗、趟櫳門、花階磚,原汁原味的粵菜,服務員之間那些你雖然聽不懂、卻似曾…

    趟栊门 2024年10月16日
    20
  • 廣東廣州聚龍村:嶺南風情 藏於鬧市

    【走進美麗鄉村】 光明日報記者 唐一歌 吳春燕 光明日報通訊員 田志紅 初到廣東廣州,人們總被它的車水馬龍、繁華市井所吸引,殊不知,就在煙火鬧市之中,掩藏著一座有百餘年歷史的古村落。 在白鵝潭的珠江南岸,跨過一座清代古橋“毓靈橋”,再沿大沖口湧上行數百米,便來到瞭聚龍古村。穿過村口的牌坊和小廣場,一排排青磚灰瓦的廣府民居映入眼簾。這些別具嶺南風情的村居院落是…

    趟栊门 2024年9月12日
    6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