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門”是這幾年比較火的一個詞,然而接觸到的很多人對其認識還比較模糊。“被動門”是啥,有哪些技術指標要求,技術路線有哪些,如何優化設計、測試,如何安裝?一文讓你不再“被動”!
01
啥是“被動門”?
“被動門”是隨著“被動房”發展而興起的產品。
“被動房”是從德國傳入的一種建築設計理念,通過高效的圍護結構保溫技術、無熱橋設計、良好的氣密性和熱回收新風系統,使得北方嚴寒、寒冷地區建築物冬季不再需要安裝傳統的供熱管網和供暖設備,仍可保證室內溫度保持在人體舒適區間,從而實現大幅節約供暖和空調能耗的一種建築形式。
隨著相關理念和技術發展,國內逐漸形成超低能耗建築、近零能耗建築等更為科學、系統的建築技術體系,標志為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築技術標準》的頒佈。
該標準對超低能耗建築、近零能耗建築和零能耗建築給出瞭科學的界定。
因此,準確地說,“被動門”是適用於超低能耗建築、近零能耗建築和零能耗建築指標要求的門。
為便於表述,以下均采用“被動門”說法。
02
“被動門”指標要求?
說起指標要求,首先要看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築技術標準》瞭,整理如下:
註:為表述方便,傳熱系數K值單位W/(m2·K)和熱阻單位(m2·K)/W均省略。
這裡的戶門指分隔供暖空間與非供暖空間的戶門。
外門、戶門的其它性能,如抗風壓性能、水密性能、隔聲性能、防盜性能、防火性能應按所處位置建築設計要求確定。
這裡提一下河北省地方標準DB 13(J)/T 8359-2020《被動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作為2015年國內首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設計地方標準,經歷瞭2015版、2018版,目前已迭代至2020版。
來看看對門的相關規定吧。
可見,外門和戶門的傳熱系數K值與GB/T 51350-2019保持一致,氣密性能要求有提高,對水密性能、隔聲性能、抗風壓性能提出瞭要求。
筆者有幸參與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築技術標準》的編制討論,與外窗相比,外門和戶門有以下特殊考慮:
1 相比外窗,門占據圍護結構面積較小,對建築能耗影響相對有限;
2 門為人員進出通道,頻繁開啟帶來瞭大量的冷風侵入,占據能耗相當比例,而這很難避免;
3 門一般還需兼具防盜或防火功能,會犧牲部分保溫性能;
4 戶門多分隔室內空間與戶外公共樓梯間,雖然嚴寒寒冷地區戶外公共樓梯間冬季氣溫較低,但也大大高於室外空氣溫度。
鑒於以上原因,“被動門”的傳熱系數、氣密性能要求不宜與外窗相同,進行瞭適當放寬。
03
“被動門”技術方案有哪些?
“被動門”最主要的技術要求為保溫性能,指標為傳熱系數K值,主流要求為K值低於1.2 或1.3 ,氣密性能6級以上。
那麼常見的技術方案有哪些呢?根據筆者參與的產品研發和工程經驗,總結如下:
1 木-金屬復合“被動門”
以木質框架為龍骨,鋼板、鋁板、銅板、木板為面板,填充保溫防火填料,實現保溫和防火性能。
2 鋼質“被動門”
采用經斷熱處理的鋼型材為龍骨,填充保溫、防火材料,實現保溫和防火性能。
3 鋁合金“被動門”
采用鋁合金型材為龍骨,填充填充保溫、防火材料,實現保溫和防火性能。
4 玻璃“被動門”
采用鋁合金、塑料、木、鋼等門窗型材和高性能玻璃,實現保溫性能,多用於幕墻入口處。
當然,以上僅為部分產品。“被動門”主要技術路線有:
1 采用低導熱系數的非金屬不燃/難燃材料替代金屬框架,如采用木龍骨,降低熱橋;
2 填充不燃/難燃高效保溫材料,實現更高保溫性能;
3 采用多道密封和多點鎖閉,實現高氣密性能;
4 采用金屬面板作為貼面,保證安全性和質感;
5 采用被動窗型材和高性能玻璃,實現高效保溫性能。
04
“被動門”如何優化設計?
“被動門”產品優化設計離不開理論計算的支撐。
從面板角度,“被動門”面板多為填充保溫防火材料的金屬面板,可按傳熱學理論計算其傳熱系數。
以某實木芯板+鍍鋅鋼面板為例,測算如下:
鋼質面板厚度:0.0015 m
木材厚度:0.0727 m
木材導熱系數:0.18
鋼材導熱系數:58.2
內表面換熱阻:0.11
外表面換熱阻:0.04
總換熱阻:R = 0.554
傳熱系數:K = 1.805
即,該面板傳熱系數為1.805,不考慮邊框和熱橋,距1.3有較大差距,需要進一步優化。
“被動門”龍骨多為帶空腔的異形構造,此時需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擬計算優化。以某隔熱鋁合金龍骨為例,有限元分析見下圖。
該龍骨節點傳熱系數K值為2.86。
某鋼木龍骨有限元分析結果見下圖。
該龍骨節點傳熱系數K值為1.54。
某“被動門”方案優化結果如下:
方案1:鋼木龍骨+實木芯板+鋼質面板:1.50
方案2:鋁合金龍骨+聚氨酯芯板+鋼質面板:1.62
方案3:鋼木龍骨+聚氨酯芯板+鋼質面板:0.78
優化設計後,將方案3確定為最終方案。
05
“被動門”要進行哪些測試?
被動門區分為外門、戶門,根據不同位置可能的性能要求有:抗風壓性能、氣密性能、水密性能、保溫性能、隔聲性能、防盜性能、防火性能等。
抗風壓性能、氣密性能、水密性能按照GB/T 7106-2019《建築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檢測方法》進行。保溫性能按照GB/T 8484-2020《建築外門窗保溫性能檢測方法》進行。
隔聲性能按照GB/T 8485-2008《建築門窗空氣聲隔聲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進行。防盜性能按照GB 17565-2007《防盜安全性通用技術條件》相關要求進行。防火性能按照GB/T 7633-2008《門和卷簾的耐火試驗方法》進行。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06
“被動門”如何安裝?
“被動門”的安裝應符合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築技術標準》中7.1.15的規定:
7.1.15 外門窗及其遮陽設施熱橋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外門窗安裝方式應根據墻體的構造方式進行優化設計。當墻體采用外保溫系統時,外門窗可采用整體外掛式安裝,門窗框內表面宜與基層墻面外表面齊平,門窗位於外墻外保溫層內。裝配式夾心保溫外墻,外門窗宜采用內嵌式安裝方式。外門窗與基層墻體的連接件應采用阻斷熱橋的處理措施。
2 外門窗外表面與基層墻體的連接處宜采用防水透汽材料密封,門窗內表面與基層墻體的連接處應采用氣密性材料密封。
顯然,“被動門”作為外門安裝時也應符合上述要求,歸納起來有三個要點:
1 外墻外保溫時可采用外掛式安裝,夾心保溫時宜采用內嵌式安裝;
2 外門窗與基層墻體連接件應采用阻斷熱橋的處理措施;
3 外側宜采用防水透汽材料密封,內側應采用氣密性材料密封。
某工程外窗外掛式安裝見下圖。
最近看到一些地方出臺的文件,不管外墻是否采用保溫、采用何種保溫形式,“一刀切”地要求外門窗采用外掛式安裝,這是不妥當的;安裝方式應根據外墻保溫形式、保溫材料厚度確定。
關於防水密封,這裡采用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築技術標準》的說法,即防水透汽材料和氣密性材料,其設置應保證建築氣密性和使用部位的防水透汽性能。
07
結論
“被動門”是適用於超低、近零和零能耗建築要求的門,應符合GB/T 51350《近零能耗建築技術標準》和相關地方標準的要求。
“被動門”最主要的技術要求為保溫性能,主流要求K值低於1.2 或1.3,氣密性能6級以上。
常見技術方案有:木-金屬復合“被動門”、鋼質“被動門”、鋁合金“被動門”、玻璃“被動門”等。
“被動門”產品可采用傳熱學理論和有限元模擬計算優化,並根據使用部位要求對抗風壓、氣密、水密、保溫、隔聲、防盜、防火等性能進行測試。
“被動門”應根據保溫形式優化安裝方式;外掛式安裝時,與基層墻體連接件應斷熱處理,且應采用氣密性材料和防水透汽材料密封。
“被動門”是啥,有哪些技術指標要求,技術路線有哪些,如何優化設計、測試,如何安裝?一文讓你不再“被動”!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