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寺庙中拜见佛祖烧香祈祷,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顺遂一些,代表着人们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期待,能够怀揣着美好的愿景前行。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走进寺庙之中,听钟声,看香火,心境会自然平和许多。

古寺之中,更是有着无数的经典珍藏,能够安抚人心。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除开那些比较难懂的佛经,其实在古寺之中的很多文字,都蕴藏着大智慧。

灵隐寺就有这样一副对联,看上去平平无奇,但细细品来,却蕴藏着人生哲理,值得人记住并以此为信条。

那么,这幅对联为何会出现在此,又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

对联兴起

信仰佛教的人,一般都会虔诚的拜佛祖,守戒律,以念经的方式来让自己的内心平静。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佛教并不是起源于我国,但对联这种形式,却是我国的传统文学形式,按理来说这两者之间并不应该互通才对。

灵隐寺在杭州屹立千年,早已成为了杭州的地标建筑,也成为了我国十分著名的寺庙之一。

但是,全民对对联,却是要到了清朝才有的规模。

在此之前,这样一处千年古刹,由于名头响亮,来到此地的不少文人墨客,总会留下些诗篇。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等到了乾隆时期,对对联成为了男女老少,都愿意参与其中的一种文学形式。

在佛教圣地,自然也会有人以对对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想法。

尤其灵隐寺,还是康熙帝十分推崇的古寺,自然有着非一般的地位,吸引了很多人前来。

这样一来,灵隐寺才算是跟对联扯上了极深的关系。

对联深意

这副对联就是:“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而这幅对联,更是道出了人生真谛,有着很深的佛理性。

人生本来就是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在不同的时间段会遇上不同的挫折。

对待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很多人遇上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就会一蹶不振。

但这种态度,明显对之后的人生没有什么益处。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对自己以后有些很好的期望,觉得自己不会受到打击,未来将会是一片光明,这种过于乐观的心态也并不合适。

就像这句对联所说,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如果每一件事都有些过高的期望,那么最有可能迎接的是失望。

落差如果太大的话,打击会比单纯的失败,给心里带来的打击更大。

所以凡事只抱有一半的期待,这样如果事情顺利,那么,自己收获的喜悦将会是巨大的。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如果失败了,那么因为之前也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望,有了心理预期,挫败感也不会那么强烈。

这种追求心境平和的对联,与佛法相得益彰。

来到古寺的人,一定是来解惑,追求万事顺遂的。

除了通过见佛祖,求解签之外,这样的一句对联也能帮助很多人明白事物的本质,心境也能更加趋于平和。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在为人处世上降低期待,收获的会更多,失去的会更少,何乐而不为呢?

千年灵隐寺

灵隐寺起源于东晋时期,那个时候的灵隐寺,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灵鹰寺。

这个名字来源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

当时,西印度来的高僧来到杭州,在西湖边梁武帝专门修建了这座寺庙。

因为它所处的山峰,远看很像一只鹰。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这个名字,也确实带着这座寺庙蓬勃向上,香火不断。

当时的灵鹰寺,就已经名声斐然,前来拜见的人也越来越多。

它也历经了多个朝代的更迭,虽说没有一直完好地保存,但一直修葺,香火也一直没有断过。

后来,唐太宗平定叛乱的时候来到这里。

当时因为灵鹰寺的好名声,李世民也专门来到了这里烧香拜佛,希望佛祖能够保佑他这次征战顺利,旗开得胜。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江南的叛乱,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很快平定下去,因为之前专门来烧过香,他也觉得传言不虚,这所寺庙也是很灵。

他也专门再次来到这里还愿,后来又专门给这里赐名“灵隐寺”

名字虽然改了,但并没对灵隐寺的香火,产生任何影响。

从李世民专门回来还愿,也能够看得出,这所寺庙的名声确实很好。

如果不是民间传言灵隐寺很灵,李世民也不会专门走这一遭。有了帝王赐名,名声自然更响亮。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后来朝代更迭,战乱四起,灵隐寺也曾经遭受过战火的侵扰。但最后几经修葺,如今仍然屹立在西湖边。

心诚则灵,灵隐寺如今在很多人心中有些不一样的地位。

也是因为千百年来,来这里烧香的人那么多,香客络绎不绝。

如今交通发达,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不只是想看看这座传承千百年的古刹,更是希望能够让未来的人生顺遂一些。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而有些困扰的解决方案,其实已经在灵隐寺中写明了答案。

这门前的对联,读起来通俗易懂,将大道理以最通俗的方式讲述出来。

合辙押韵,便于记忆,何尝不是一种最普世的大智慧呢。

结语

对联这种形式,家家户户都熟悉得很。

它与诗词歌赋不太一样,短而精,短小并不意味着意义短浅。相反很多越是简单的对联,越是有着大智慧。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对于古人而言,接受教育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能够认字就已经很好了,想要写文言文的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对联这种形式简单通俗,也能够道出高雅含义。

古刹这种地方,要接待的一定不只是达官贵人,高官显贵。更多的还是普通人,想要来到寺庙求一个安稳。

这一部分人能够看懂的文章不多,佛经诵读起来更是十分困难,想要理解佛法通过寻常的方式很困难。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对联却能够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灵隐寺门前的这短短的十四个字。

轻而易举地道出了人应该降低期待,以平常心对待不如意的道理。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些困扰可能看上去仿佛天塌了一样。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但如果以更加平常的心态看待,降低落差,能够解决人生一般的问题。

这怎么不是一种大智慧呢?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Like (0)
华夏门网的头像华夏门网
Previous 2023年10月21日
Next 2023年10月21日

相关推荐

  • 厕所门前挂一对联,上联“来人不蹲就站”,下联让人看后发笑

    对联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经过岁月的沉淀,它因其独特性和趣味性,越来越被人所喜爱。 对联只有上下两句,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皆可成对,可谓是雅俗共赏了。 在一定程度上,对联比诗词的应用范围还要广,生命力还要旺盛,现在还应用在社会各界。 最为人所知的就是过年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了,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婚丧嫁娶,祖国的名胜古刹,处处都可…

    门口对联 2023年11月17日
    650
  • 100副行业对联,各行各业都有,要开店的人拿去用

    古时,许多店铺,柱子上,大门上都会挂上一副对联。 店铺里挂对联,还是很有仪式感的,也可以反映主家的心态的愿望。 诗词君收集了100副行业对联,各行各业都有,开店的人拿去用! 服装店云锦托出一轮月; 时装拥来万朵花。 愿将天上云霞服; 换作人间锦绣衣。 燕剪飞来,敢夸手艺; 鸳针度处,别出心裁。 人凭服饰,经红妆素裹,便神采奕奕; 体须衣符,若宽宜窄适,即风度…

    门口对联 2023年9月24日
    230
  • 弥陀佛祖家大门上的对联绝句

    一提起弥陀佛祖,人们便会想到他那笑容可掬的相貌,他是笑的典范,乐的化身,在我国有多家寺院都有为弥陀佛祖题写的对联,对联对仗工整,妙趣横生,意义深刻。 北京潭柘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杨洲平山堂: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无所不容。 四川乐山东凌云寺: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

    门口对联 2023年10月7日
    170
  • 廁所門口一對聯,上聯“來人不蹲就站”,下聯一出堪稱絕妙

    雖然此時已到年中,但是走到大街上或者去居民樓內,還是可以看見門戶上掛著春聯,鮮艷的紅色紙作為底色,用黑色或者燙金色的大字書寫。 字體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是正體方正的楷書,有的是形序有致的行書,還有的是狂放不羈的草書。 “春風引紫氣一元復始,大地發春發萬物更新”;“雨順風調千山生錦繡,人和政肅四海舞虹霓”。 不論是沾墨書寫的還是批量打印的,那蒼勁有力的筆鋒,柔順…

    门口对联 2024年8月22日
    200
  • 對聯下聯

    #我在島嶼讀書#天是天 地是地 天地同壽

    门口对联 2024年11月3日
    3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email protect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