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写贴春联的传统风俗逐年升温,已成为重要的年味之一。有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沪潮起处心潮起,国梦圆时家梦圆”“春将圣地当原点,沪与初心是故知。”有与年轮生肖相关的:“猪尾系金留福气,鼠须蘸彩绘春光”“鼠编新序曲,春作大文章。”也有把新年生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鼠标点启人间梦,春讯编成沪上诗。”
新年新气象。大年初一,房门一开,便有许多新贴的春联映入眼帘,一股新春的祥瑞吉庆气氛扑面而来。
的确,近些年来,写贴春联的传统风俗逐年升温,已成为重要的年味之一。而我这几年过春节,也总会遇上一些与春联相关的事,多半是下乡和社区写春联,偶尔也会参加春联评选。继前年傅亮邀我评选春联之后,今年上海楹联学会又请我参评。
我一看,满眼生花,好联真多啊!有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沪潮起处心潮起,国梦圆时家梦圆”“春将圣地当原点,沪与初心是故知。”有与年轮生肖相关的:“猪尾系金留福气,鼠须蘸彩绘春光”“鼠编新序曲,春作大文章。”也有把新年生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鼠标点启人间梦,春讯编成沪上诗。”但更多的还是对上海人民的祝福与愿景:“一座金山生海上,满城春色入云间。”“明珠塔顶霞拼福,黄浦江边燕织春。”……
学会总监杨先国也承认,好联很多。但社会上对春联知识的了解仍觉不够。去年上海有个街道贴春联,许多上下联都贴倒了;更有甚者,连沪上某国学院也犯了同样的错误。由此联想到有关春联的一些基本特点。中国古代文体众多,诗文词曲、骈赋以外,还有一种简短的文体,这就是楹联,俗称对联。其中包括贺联、婚联、寿联、挽联、赠联、名胜联等。春联也是其中之一。只因春联知名度高,生活中常见,所以人们通常只知春联而不知楹联,甚至误以为楹联即春联。
说也奇怪,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以时序命名的只有春联。其中原因多多,这里不想扯远,单就春联在楹联中的一些独特之处,拈出谈谈。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与其他楹联品种比较起来,春联有着七个不同之处,也可说是其七大特点,依次如下:其一,从纸面颜色上来说,春联通常都用红纸来写,可以洋溢喜庆祥瑞气氛,也有个别镶有金边或红纸上撒有碎金者,以增富贵之气,但红是主色,不可替代;其二,从字数上来说,春联多用七字或五字对,很少看到数十字的长联,这与在门上张贴的面积范围有关,字数太多不好看,也不合适;其三,从书写的字体上来说,一般主张用楷书或隶书,而不主张用草书或篆书。因为春联早已成为中国民俗之一,应让百姓喜闻乐见,一看就懂,如以草书为之,就麻烦许多,有些妇孺未必能懂、累多了;其四,不求字体变化。书法艺术求新求变,注重多样,故佛寺道观中的楹联往往楷、隶、篆、草各体兼有,但对春联却无这种要求,一个村庄、一个街道请一老先生用同一字体写数百幅春联,贴在门口,不足为奇,人们只看内容之妙,不求字体之变;其五、撰联内容多与时俱进。同样是楹联,寺庙、祠堂、牌坊一旦书写镌刻,便基本不动,甚至几百年原封不动,即使毁于战火天灾,重建时也往往依旧恢复,但春联却经常变更,甚至年年替换,一则是纸品,贴在门上,风吹雨打,日晒过久,难免损坏,需要换新,二则是春联多有祈愿求福之意,而每家每户的愿景每年也各有不同,有的求财,有的求子,有的求寿,有的啥也不要,只求平安,这些变化均可从中体现;其六,因春联代表着欣欣向荣、喜气洋洋、万物复苏、阳光普照,除了代表时间的“岁月”,通常情况下不主张轻易用“月”“衰”等字眼;其七,我们在庙宇、景点或乔家大院等的楹联上都可见撰联和书写者的名字,落款钤印比比皆是,但春联上几乎找不到。
以上所列,你可以说是清规戒律,也可以说是特色要求,也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的,而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不仅如此,春联的张贴时间也有讲究。不宜过早,也不宜太迟,最佳时间一般都在大年三十。记得小时候,经常在除夕看到贴春联的,有街坊邻居的叔叔阿姨,也有商家的老师傅。大一点的春联还得用折叠小木梯,爬上爬下的,很费劲。横批则多为“万象更新”“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等。现在多用粘纸张贴,又无需浆糊、横批之类,省事多了。
正因如此,当新年的第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也临照在千家万户的春联上,人世间立刻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吉祥瑞丽的节应景象,真可谓是“千门万户曈曈日”“万里江山一片红”了。
红红火火的春联,预示着红红火火的新年,红红火火的生活。(孙琴安)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