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对河南的开封、周口、新乡、洛阳、济源、南阳、信阳、驻马店等地区的生态门市场做了一个比较详尽的调研,实地拜访生态门工厂将近二百家,拜访室内门销售门店两三百家,大致掌握了河南室内门的市场现状。
整体来说,河南室内生态门市场已经度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开始进入竞争加剧的阶段,几乎每个县域都会有两三家门厂,多的甚至五六家或者更多。大部分工厂的月产量趋于稳定或者艰难维持,只有少数工厂可以保持增长态势。可以预见在未来五年之内,竞争将会加剧,市场将会优胜劣汰,唯有强者才能生存。
对于绝大部分的生产型市场,最后都会形成寡头垄断,比如电视、空调、冰箱等行业,都曾经经历过百花齐放的局面,基本上都是在2000年前后逐渐形成寡头垄断。电视机在最疯狂的时候,几乎每个省都有电视机厂家,现在仅剩下创维、TCL、海信、海尔、长虹等有限的五六家,还要面临小米的冲击。房地产市场也曾经是万花齐放,全国房地产公司几万家,房地产公司老板曾经霸占了中国财富排行榜前一百名的一半份额,感觉这个市场是最不容易被整合的市场,如今也正在寡头化,碧桂园、万科、恒大、绿地、保利、中海、融创等头部企业所占的份额在不断扩大。
对于室内门市场,正处于房地产在世纪之初的局面,企业众多,万家争鸣,只要价格合适,基本上都能卖得出去,没有垄断型企业。虽然TATA、美心、梦天等公司已经形成比较大的规模,然而在行业的总体市场占有率仍然比较低,所以市场远远没有成熟。但是优胜劣汰已经开始,市场将会不断淘汰那些观念落后的选手,然后把市场分配给优秀者,如果企业主不能从现在开始就发现生存中的问题,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未来的发展将会越来越艰难。
现在把调查中发现的室内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整体而言,河南的东南省界,靠近安徽和湖北的区域,价格竞争更激烈,工厂生存压力更大。靠近西北省界,接壤山西或者陕西的区域,价格竞争相对缓和,有更多客户愿意接受高品质的产品,也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付出对应的价格。
二、工厂规模普遍比较小。大部分的工厂月产量不足1000套。人员规模大部分在七八个人到十几个人,能够达到20个人以上的就是不错的工厂了,人员规模达到30人以上的是极少数。对比全国市场的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1000套门只是日产量的入门标准,所以众多小工厂和大工厂的产能是几十倍的差距。做烤漆门的企业规模普遍比免漆门的工厂规模大,但是烤漆门的市场这两年是不断被免漆门蚕食的,所以烤漆门的工厂也在考虑开始做免漆门,有一部分企业已经付诸行动,可以同时生产烤漆门和免漆门,这种属于凤毛麟角。
三、款式严重同质化。绝大部分的工厂没有自己生产室内门面板的能力,面板都来自几个有限的面板厂家,所以室内门的款式严重同质化。同时随着市场客户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必然面临着同质化和个性化的矛盾,导致销售疲软。
四、面板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厂家的面板,由于底材不同,表面材质不同,模具不同,加工工艺的差异,表面处理的差异,款式差不多的面板,价格差异可以达到翻倍或者更多。相当一部分工厂为了压缩成本,会去选择价格更低的面板,导致成品质量比较差,成品看上去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视觉效果感觉比较山寨。我们都知道正版货和山寨货往往价格差距很大,山寨货只能吸引最低端的客户群体,获取最低的利润,无法真正吸引到合格的客户。
五、缺乏匠人精神,产品细节不到位。现在大部分的工厂处于能做出产品的阶段,缺乏对产品细节的研究。所以门扇的边角处理不到位,看起来比较粗糙。套板内部填充物品质不过关,导致套板质量不过关。套线追求价格低廉的,所以套线的边缘容易出现瑕疵。每个环节由于原材料的限制,工人责任心的限制,导致成品虽然没啥大毛病,但是小瑕疵比较多,安装后容易出现一些小纠纷。
六、出厂价普遍偏低。由于款式同质化,产品细节不到位,所以成品的价格要不上去,附加值太低。最后除了赚取自己的人工费用和场地费以外,很难赚取常规该赚的利润,就更不用提超额利润了。所以没有足够的利润去进行技术研发和扩大规模。很多工厂为了降低成本,需要远离工业区,把工厂开设在乡村特别偏僻的区域,还有一些就是在自己的宅基地扩建工厂。如果一旦搬迁到工业区,工厂的车间租金估计就能压死一批企业。
七、缺乏必要的售后服务。因为没有足够的利润,所以无法支撑必要的售后服务体系。经销商也比较无奈,但是整个市场就是这个情况,所以没有更好的选择,也就只能在矮子里面拔将军。反观国内的一些大品牌,售后服务是十分到位的。比如TATA,有个朋友花两万多装了三个门,平均每个门的价格高达7000多元,售后承诺是一年内提供两次到三次上门保养服务,十年内有问题免费上门服务。正是因为有足够的利润,所以才能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抓住高端人群不差钱重服务的心理,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取得快速发展。
八、缺乏基本的营销技巧。大部分工厂处于拼价格的阶段。缺乏对产品的价值塑造,不能够把优势细分化。至于产品的精神内涵,就更谈不到了。当务之急,追求不断扩大的工厂,必须学习如何去塑造自己的产品价值,要讲出自己的产品优势,为什么值这么多钱。老一辈的消费者更追求低价和最低线的质量标准,现在新一代的消费者追求的是相对过硬的质量标准,并愿意为之支付相适应的价格。工厂需要做的,是告诉消费者,我们的产品的特色是什么,可以从原料切入,也可以从工艺切入,也可以从款式或者售后切入,打出自己的特色,吸引相应的客户,获取正常的利润。要学会把优势做分解,并挑选最能打动消费者的那个优势作为首要宣传点。
九、没有优秀的人才,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较低。这个行业都是实干家,缺乏理念的提升。主要原因是利润太少,无法满足高层次人才的薪金要求,所以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做企业要虚实结合,如果没有好的理念做引导,就会陷入低水平的竞争,很难脱颖而出。就像刘备没有诸葛亮的时候被赶得到处跑,有了诸葛亮,还是原来那些武将,因为调配得当,局面马上就不一样了。同样,如果没有张良,刘邦恐怕很难在群雄争霸中获取最终的胜利,或者要多花费很多年的努力,才能够获取胜利。我们的工厂可能一下子吸引不了太高端的人才,但是可以尝试更好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只要给予他们合适的生存土壤,最后一定会有人脱颖而出。赛马不相马,老板要做的是培养适合人才生存的土壤,让人才在这个环境里做出贡献。
十、很多工厂没有业务团队,所以销售半径有限。很多工厂因为利润太低,所以没有足够的费用去养业务团队,那就只能靠老板去附近的市场开发经销商,所以销售半径有限。销量有限导致产量有限,就没有办法获取足够的利润,这是个死循环。破解的办法就是不要把销售当做负担,要把销售费用当做和厂房租金一样的硬成本,然后在这个成本的基础上重新计算成本和利润。刚开始可能只有一两个销售员,随着销量增加,产量提升,可以逐渐增加销售员。只有销售员越来越多的团队,才是一个正向发展的团队。刚开始会比较难,还要面临销售员的流失,坚持下去慢慢会好起来,不然就一直在低水平挣扎。
十一、有很多室内门工厂没有营业执照,更谈不上环评手续,处于手工作坊阶段,一旦环保抓紧,马上就会面临停工的风险。这个问题在短期内恐怕难以解决。因为环评不但需要时间,而且需要金钱,手续比较繁杂。短期内还是要做好产品,积累力量,扩展销售和利润,有条件的时候搬迁到工业园。一方面工业园比较正规,可以吸引到更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工业园的力量解决环保问题。
十二、渠道建设大部分还是销售门店。对于大部分的室内门工厂,销售的主要渠道还是门店。门店的特点是不具备设计能力,而且面积普遍偏小,购物环境一般,所以比较难以吸引高端消费者。
十三、高端市场不断被设计公司所蚕食。现在年轻人的装修一般会找一个设计公司进行整体设计,保证家庭装修风格的统一。不会像老一辈那样大杂烩,感觉家里处处不搭配,缺乏美感。设计公司往往有自己对口的材料供应商,或者设计和装饰本就是一个公司,这样在家具和木门的选择上,他们会倾向于自己固定合作的几个供货商。这样就对传统的纯粹的室内门的市场形成了挤压,而且在高端市场,这种挤压以后应该会越来越明显。因为愿意花钱做设计的人,一定是追求品质的,所以太差的东西无论多便宜,他都是不会选择的。所以单纯门店面对的客户,会被设计公司分流,分走的都是高端客户,剩下的那些消费能力不足,所以会在价格上纠缠。
十四、缺乏培育市场的基本技巧,拼价格比较严重。小品牌的悲哀在于很难打出自己的特色。TATA主打静音和极简,吸引年轻白领。梦天主打高端,吸引高端客户。对于小品牌,不管叫什么名字,其实都差不多,但是我仍然建议大家起个好名字,然后不断强化这个名字。同时对于不出名的品牌,其实消费者要的是实惠,所以小工厂要多强调自己的材料实惠,工艺严格,价格实惠。多想想自己的客户群体最关心的是什么,比如家有小孩的肯定会注重环保,比如因为资金不足,所以更追求产品的耐用性,物美价廉。工厂要做的就是分解自己的产品优势,用多个优势告诉消费者自己的产品物有所值。
十五、一部分高端门店不能正确评估面对的客户群体,或者品牌力不足以支撑产品价格,导致销量惨淡。这次也看到有些县域市场,有一部分追求品质的经销商,选择了浙江最好的产品,做工到位,用料诚意,但是因为价格太高,脱离了当地的消费水准,所以销量十分惨淡。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最高价位是属于大品牌的。我们要做的是营销和发展思路向大企业学习,但是产品定价上要向和自己差不多的企业看齐,产品略好一点,价格略高一点,利润多一点点就可以了,日积月累,这就是个巨大的力量。超前市场小半步,你会获得超越平均的利润和发展速度,超越市场一大步就是个大坑。
十六、大品牌比如TATA、鑫迪等已经大量下沉到县域市场。这个对于大部分的工厂来说有利有弊,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不好的一面是他们会抢走一部分高端用户。有利的方面是那些高端用户可能本来就不是我们的目标用户,但是TATA、鑫迪等大品牌可以有效拉高当地的产品价格,在这个价格之下形成了一个保护伞,从而给了我们更多的市场定价空间。比如以前大家零售价只能做到一千元,可是TATA可以做到三四千甚至五六千,当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个价格以后,你的零售价格有可能会做到一千二百或者一千五百。所以凡事都是有利有弊,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方面,为我所用。
十七、缺乏品质把控的理念,对于原材料的选择,对价格的重视超过了对品质的重视。前面我们说过面板质量参差不齐,价差可以达到一倍以上。其实配套的大板、线条、封边皮等等也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有每个环节都使用了比较过硬的材料,才会让成品看起来更有感觉,摸起来更加有质感。零售可能会有些企业比较善于做宣传,利用消费者的无知获取超额利润。但是在批发行业,所有的客户都是专家,是很难获取超额利润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定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只是因为不同原料厂家的定位不同,有些生产低端原料卖低价,有些生产高端原料卖高价,一味追求材料的低价,必然导致自己的产品山寨化,面临的竞争对手更加无底线,经营越来越困难。无论汽车、服装、餐饮,越高端的产品和服务,竞争对手越少,而且大家会追求差异化,所以市场反而好做。越低端的市场,同质化越严重,价格战也越严重,所以要想获得好的发展,必须不断向高端迈进。
十八、没有品牌意识,不能打造自己的特色,陷入价格战。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是比较辛苦的,但是一旦认可品牌的人越来越多,你就可以享受品牌带来的红利。很多人不知道品牌是什么,认为品牌就是广告,就是代言人,就是很高大上的东西。其实不是的,品牌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你要不断向消费者传递你产品的优势,工艺的更新,材料的更新,让消费者感觉到你在不断进步,让消费者这感觉你的东西的确物有所值。更重要的是你要解决消费者的售后的痛苦,专门拨出经费处理售后问题,一次完美的售后解决,可能为你带来25个潜在客户,一次糟糕的推拖拉的售后,可能会带来50次的抱怨式的口碑宣传。在没有足够力量做广告的时候,这些不断地宣导和完美的售后故事,让消费者对你的产品非常放心的感觉,就是你的品牌的力量。
十九、销售工具落后,大部分还是依靠纸质的图册,款式更新不及时,细节展现不到位。而装修公司可以通过高清图、3D图展现产品效果,所以能够获取合理利润。所以在这个环节,亟需改进。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调研和尝试,希望能够用几个月的时间,做出一套相对比较实用的模型,去解决大家的展示问题。
二十、对于品牌认识有偏差,认为有代言人,敢打广告就是品牌。实际上,代言人只是宣传的一种形式,除了说明该企业在广告方面投入比较大,其他什么也说明不了。代言人能带来知名度,却无法带来美誉度。只有好的产品质量好口碑,才能带来美誉度。所以在目前的阶段,认真研究好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沉下心做好产品和服务,努力提升服务品质和销售技巧,比追名牌要更有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已经包含在对问题的描述之中,但是有几个方面比较重要,值得单独拉出来再说一下。比如以下几个方面:
1、认清宏观经济形势,认清行业发展阶段。必须从全局的角度,去认清室内门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才能更好地理解目前的主要任务。五年前的行业快速发展阶段要迅速扩大规模,在目前这个饱和阶段,下一步面临的是优胜劣汰,所以更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是用良好的品质争取中高端的客户,还是要用低价格争取中低端的客户,是每个工厂必须面临的抉择。两个选择无所谓对错,一旦选定,就必须围绕自己的定位来配置相应的资源,如果想做中高端用户,就必须从原材料开始去选定能够帮助自己达成目标的供应商。如果一方面想做中高端客户,一方面又不想提升原材料品质,从原料到工艺都在追求低价的产品和人员,这种矛盾的搭配注定很难成功。
2、营销技巧提升。在产品处于饱和的阶段,营销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产品本身。好的营销就是确立自己的目标市场和目标用户,不断重复宣导自己的理念,宣导自己的生产工艺,宣导自己的产品优势,最后在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心中形成对产品的信赖。同时要对自己的优势进行分析和分解,在门扇、门套、线条、辅料等各个方面,尽可能多的罗列自己的优势,然后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几条,作为自己的宣传突破口,不断重复,固化消费者对优势的认知。
3、随着消费者越来越越挑剔,建议选择品质路线,而不是低价路线。这样就要求对原材料的供应商进行仔细甄别,从产品品质到发展理念,选取和自己最配合的那个进行深度合作。有些供应商品质超前但是理念差异较大,有些理念配合但是产品品质跟不上,这种供应商都不能成为主供应商。主要供应商一定是品质和理念都贴合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一旦选定,深度绑定,共同发展壮大。同时要仔细研究生产工艺,保证产品细节到位,质感清晰,减少售后,专心品控。
4、销售工具革新。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化的图册,目前图册仍然是重要的销售工具,寻找好的设计公司,制作品质优良的产品图册,赋予产品相应的灵魂。你要相信,你花在工具上的每一分钱都不会白花,它一定会带给你相应的回报。未来要辅助电子化的图册,提升产品的展示方式,同时更好的展示产品与墙面的搭配效果。这个工作我们正在研究,如果可行的话会把成果分享给大家,共同进步。
5、管理水平提升,企业不断成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使用好的人才,提升自己的生产工艺,开阔自己的营销思路。人才和物品一样,好的东西不便宜,好的人才也一定不便宜。但是贵的东西只有买的那一刻是心疼的,以后每次使用都是愉悦的,这个定理也基本适用于人才。只有全面提升核心人员的素质,才能有不一样的发展思路和方法,面对未来几年的淘汰赛,唯有人才,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力。美国人说一个钱学森能抵五个步兵师,对于企业来说,一个优秀的人才,带动的整体效率的提升,能抵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大家都能认清市场,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自己的切入点,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也愿意团结那些理念接近的伙伴,共同促进行业的进步。
2020年11月7 日星期六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