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过年贴错了,容易闹笑话

贴春联是春节必备的民俗形式,到了年三十,家家户户都会贴门对,记得小时候,对联都是亲自手写的,用的也是自家做的浆糊。农村的堂屋、厨房、大门,贴的顺序都有讲究,甚至猪圈上都要贴上“六畜兴旺”,随着时代发展,手写春联基本是很少了,门楣上的四字横额多被忽略不贴,形式上都简化了。

作为我们民族化的习俗和春节的重要符号之一,对于春联的基本常识还是要了解一下的。那么,春联是怎么来的?在贴的时候都有什么讲究呢?

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过年贴错了,容易闹笑话

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过年贴错了,容易闹笑话

春联的起源

春联的起源,通常认为始于五代时的后蜀君主孟昶。《蜀梼杌》有载:“蜀未归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最早有记载的对仗工整的对子,而他写完这对子的第二年正月,宋太祖赵匡胤降服了后蜀,孟昶降宋之日,正是赵匡胤的生辰,且早在多年之前,赵匡胤就把自己的生日定名为“长春节”,回过头来再读孟昶这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竟有一种宿命论的寓味了。

这段记载里所谓的“桃符”就是春联的别称,或者说是雏形。春联的前身是画有道教门神画像的桃木板,用以驱鬼辟邪。王安石家喻户晓的一首诗《元日》里有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最后一句就写过年前人们把旧的桃符取下,把新的桃符挂上,类似于我们贴春联的习俗。

桃符上尊奉的门神神荼和郁垒的画像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发展到替换成吉祥的话语,再到对偶的文字,逐步形成了咱们独特的、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

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过年贴错了,容易闹笑话


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过年贴错了,容易闹笑话

春联的常识

对联在两宋时期逐渐盛行,到了明清时更是蔚然成风,这得益于朱元璋对春联的推行。明代陈元瞻所写的《簪云楼杂话》中有云:“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以为笑乐”。春联因而从皇家贵族普及到寻常巷陌。

朱元璋还有一则轶事广为流传,说他微服至民间,看到一户屠户家没有贴春联,于是亲自提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果真帝王出手,气势如虹。这屠户惊喜惶恐,不忍对联贴在门上风吹雨打,于是挂在了堂屋正墙,这也引来不少人效仿,概是后来的中堂挂画对联的雏形了。

既然对联成为风行的文学形式,自然有一定的章法布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字数相等,虚实相对。在此基础上讲究对仗、声律、平仄,修辞用典可彰显作者的文采底蕴。

对联之美就在于韵律节奏,平仄是根本。古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声。上、去、入三声归为仄。但是我们现代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只有平、上、去,而平声里又分作阳平和阴平。即第一声、第二声为平声,第三、第四声为仄声。

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过年贴错了,容易闹笑话


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过年贴错了,容易闹笑话

春联的贴法

对联分为仄起和平起,即上联的第二个字为仄声就是仄起, 倘若第二个字是平声就称为平起。且通常上联是平生收尾的话,那么下联就得以仄声收尾。举例:“一明分日月;五岳共丘山。”这个对联,第一句就是平起仄收,第二句就是仄起平收。且第一句是仄声收尾,第二句就是以平声收尾。

大概了解了平仄,就是为了理解我接下来要讲的贴对联的常识。一幅对联放在面前,普通人怎么区分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了解对联所表达的意义。其实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够了:“仄右平左”。因为古人最开始书写使用的是竹简,读过一根放在右侧,如此从右向左看过来,古时候的典籍都是沿用从右向左的竖列书写。

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贴对联要先贴右边,再贴左边。仄声收尾就是上联,平声收尾就是下联。我们举例:“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上联就是以“友”为仄声的松竹梅岁寒三友,下联即是以“家”为平声的桃李杏春风一家。

再举个春节最常见的对联:“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云开。”这是个叠字格,读来朗朗上口韵律十足。“照”为仄,“开”为平,先在大门右侧贴上门迎百福福星照,再往左侧贴上户纳千祥祥云开,仄右平左就是这个意思了。

不过还要看横批,是从左往右写、还是从右往左写,毕竟随着社会发展,书写习惯发生了改变,很多对联的商家也不会遵循古习,而是迎合现代人的阅读顺序。如果从左往右写,那左边就得贴上联,如果是从右向左写,那就是右侧贴上联。

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过年贴错了,容易闹笑话


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过年贴错了,容易闹笑话

对联的一些轶事

《晚晴楼联话》里有记载曾国藩赠秦淮妓女春燕的一幅嵌名联:未免有情,忆酒绿灯红,一别竟惊春去了;谁能遣此?怅梁空泥落,何时重盼燕归来。

曾国藩曾邀钟山书院山长李小湖微服一起泛舟于秦淮河,听说一个叫“春燕”的青楼名妓,“温柔儒雅,吐属尤佳”,曾国藩听闻很是好奇,不料这个妓女很快被人买走,匆促一别再无相见,曾国藩心中惆怅,提笔写了那幅对联,联中嵌入“春燕”二字。

梁羽生评点曾国藩这幅对联是“有叙事,有抒情,对仗也很工丽,就联论联,应该说是写得甚为精彩……比读他的《曾文正公家书》有趣得多”,认为曾国藩这幅对联倒是体现了他难得流露的“真性情”。

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过年贴错了,容易闹笑话

史上最短的一幅对联只有4个字,上联为:色难;下联为:容易。据说是乾隆有一天在朝堂上,以论语中的“色难”出句,朝上大臣们都百思难解,唯有大学士纪晓岚不慌不忙地对出了:“容易”。乾隆略一思索,欣然大笑。

(备注:也有一个版本是讲解缙对朱棣)

《论语·为政》有言:“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子女要能一直保持和颜悦色地孝顺父母,是很难做到的事。西汉《非有先生论》写道:“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今则不然,反以为诽谤君之行,无人臣之礼,果纷然伤于身,蒙不幸之名,戮及先人,为天下笑,故曰谈何容易!”意思是在君王面前指陈得失,不可轻易从事。

以“色”对“容”,“难”对“易”,且各有典故出处,是在是拍案叫绝的千古名对!

中国最长的对联是“联圣”钟云舫,因嘲讽贪官被构陷入狱,在狱中愤然写下的《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全联共计1612字,气势恢宏。现悬挂于成都望江公园的《锦江城楼联》。

另外,在很多地区,家里若有长辈过世,那么春节贴的对联颜色也有讲究,第一年需是黄色,第二年绿色,第三年则是紫色,出了三年孝期,方可贴红色的春联。

小小对联,却承载了我们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寓,成为和我们的春节息息相关的民俗活动,大家都有哪些关于春联的知识趣事呢?欢迎分享讨论。

END.


读书是成本最低也是最快捷感受世界的方式,一起读书,共同成长。欢迎关注我的账号@沁说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Like (0)
华夏门网的头像华夏门网
Previous 2023年11月10日
Next 2023年11月10日

相关推荐

  • 七副有故事的對聯,古人如此聰明

    01 蓮子(憐子)心中苦 梨兒(離兒)腹內酸 相傳這副對聯是金聖嘆所作。 金聖嘆因“抗糧哭廟案”被朝廷下令處死,金聖嘆的兒子來送行。才思敏捷的金聖嘆,臨刑時,見到悲痛的兒子,於是說,我出個對聯你來對: 蓮子(憐子)心中苦。 兒子此時哪有心情對對子。金聖嘆於是自己對出下聯: 梨兒(離兒)腹內酸。 旁聽者,無不動容。 上聯的“蓮”與“憐”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兒子悲…

    门口对联 2024年9月23日
    30
  •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可謂絕對

    1 人們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非常忌諱談論死亡的話題。 走在街上,無論碰到關於死亡的東西還是地方,大傢都會下意識的繞道而行,生怕對自己“不利”。 尤其是一些火葬場或者墓地,每次走到附近都會令人“毛骨悚然”。 可在一處火葬場門口,卻別出心裁的掛著一副對聯,不禁讓人紛紛側目。 它的上聯是這麼寫的:“早來晚來早晚都來”。 下聯由於歲月的打磨和暴雨的侵襲,早已經變的模…

    门口对联 2024年8月18日
    4020
  • 春联到底用哪种书体最讲究!

    贴春联,吃饺子,走亲戚,合家团聚,这仿佛是咱们中国人特有的过年形式! 要说吃饺子,香!走亲戚,美!合家团聚就更不用说了,过年过年,一家团圆!幸福! 那贴春联呢?喜庆! 虽然如今时代不同,有许许多多的老传统都已经离咱们渐行渐远。可唯有这几样,就像自古以来刻在国人的骨子里,非常完美的保留下来。 有人说,现在高楼林立,谁家还贴春联啊! 咱悄悄的跟您说啊,多了去了!…

    门口对联 2024年5月4日
    80
  • 春联怎么贴才正确 2020鼠年福字几点贴最好 大门上的福怎么贴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和福字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门口对联 2024年5月21日
    70
  • 3 Famous couplets in the vice -civilian people, the battle is quite excellent, the level is quite high, making people give up the thumbs up

    #headline creation challenge # Since ancient times, there have been many interesting couplets in the folk, and it is worthy of tasting. I am a real cat, a to the linkant. Friends w…

    门口对联 2025年1月31日
    1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